围挡之内,机械轰鸣,工人忙碌;围挡之上,规划蓝图向市民展示着一个融合传统与潮流的未来图景。10月20日,司厅巷东禅巷片区有机更新项目(一期)正式进入“百日攻坚”阶段,向着“春节前首启区对外开放”的目标发起全力冲刺。
记者在青年东路看到,该路段已封闭施工,工人们正在有序地进行着建筑外立面改造、管线铺设和广场基础作业。“目前道路两侧及影城内装拆除、结构复原工作已基本完成,首启区的综合楼结构加固和改造施工正加速推进中。”司厅巷东禅巷片区有机更新项目(一期)工程现场负责人谢建东表示,他们采取了多作业面、多班组以及多工种交叉施工铺排,加速施工进度。
司厅巷东禅巷区块位于黄岩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街区格局独具特色,是黄岩南北文化轴的重要节点之一。其中,首启区范围建筑改造坚持“成熟一幢,改造一幢,开放一幢”的更新改造方式,在保留其时代特征的同时植入新兴业态,打造集休闲、社交、消费于一体的“城市客厅”与“市民生活舞台”。
“‘一幢一品’的精髓在于拒绝‘千楼一面’的批量改造,而是将每一栋建筑都视为独立的个体。”区住建局工作人员杨尉玄告诉记者,“我们通过挖掘与建筑相关的名人轶事、老字号故事、市井生活记忆,并通过业态植入、导视系统设计或未来室内的艺术陈列等方式,将‘无形’的文化遗产附着在‘有形’的建筑之上。”
自项目启动以来,司厅巷、东禅巷街区提升工作组常驻现场,将工程量分解为一张详细的“作战图”逐项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通过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多方协同,确保从建筑设计、政策处理到施工组织等各个环节都能无缝衔接,并行推进。
“我们通过建立项目专班,多部门协同作战,实行‘日协调、周调度’的工作模式。以‘十字轴’示范片区为重点,做到项目到人、责任到人,让项目加速动起来,将历史风貌保护与新兴业态有机融合,让市民在春节时能看到一个崭新的、可游玩的新街区。”杨尉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