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新闻
郑庆国:大山深处的“医”靠
2025年10月27日 16:40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富山乡位于黄岩西部,户籍人口1万多人,但常住人口只有2000多人,以老年人为主。山路崎岖,出行不便,寻医问药曾是老人们最大的难题。然而,30余年来,有一个坚毅的身影,背着药箱,用脚步丈量医路,用仁心温暖夕阳。他,就是富山乡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兼全科医生郑庆国。

  三十年坚守初心如故

  富山乡卫生院右边第三间就是郑庆国的诊室。一间不到25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办公桌,墙上挂满了锦旗,患者们有序排队,静静等待。

  “每次来,他的诊室里都坐满了人。他看诊特别仔细,问得也清楚,所以每个人花费的时间都不短。”富山乡北山村村民何美玲告诉记者,“我们等的人着急,但他比我们更急,经常看到他一个上午都顾不上喝一口水,厕所都来不及上,就想着快点把病都给看完,别让大家等太久。”

  虽然是院长,郑庆国却是卫生院里最忙碌的一名医生。看病、开药、看报告……一天下来,他经常要接待80多名病人,忙的时候有100多人。“病人多,郑院长都坚持把所有病人都看完才肯去吃饭,还经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出诊,他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永远把病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富山乡卫生院医生李连福说。

  三十余年如一日,郑庆国坚守基层卫生院,把当医生的初心转化为对病人的耐心、翻山越岭出诊的恒心。“他们信任我,把健康乃至生命托付给我,我也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郑庆国说。

  上万次出诊守护健康

  “郑院长,我母亲咳得厉害,我们不会操作机器,您能来看看吗?”这天工作间隙,郑庆国接到了富山乡安山村村民徐丹仙的求助电话。她的母亲黄彩花今年70岁,罹患老年痴呆四年多,不久前不慎摔倒后,腿脚不便,只能卧病在床。由于痰多咳嗽,医生建议做雾化治疗,但家人对着雾化器一筹莫展。

  挂断电话,郑庆国迅速安排好手头工作,拎起出诊药箱便驱车出发。在黄彩花老人床前,他一边温和地安抚着因疾病而难受的老人,一边熟练地组装好雾化器,亲自示范操作。“阿婆,张嘴,慢慢呼吸,对,就是这样……”白色的药雾缓缓吸入,老人的呼吸也逐渐平稳。随后,他又手把手地教给徐丹仙夫妇正确的操作方法,并叮嘱了安装、清洗等注意事项。

  “有郑院长在,我们心里就踏实了。母亲身体不便,去一趟医院太难了,他就像我们的‘定心丸’。”徐丹仙感激地说。

  而这样的场景,在郑庆国3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已经重复了上万次。

  “庆国,你来了。”富山乡李家山村的黄米福看着推门进来的郑庆国,亲切地喊道。今年77岁的黄米福,自1998年因外伤导致高位截瘫后,已在床上躺了二十多个年头。长期卧床让压疮成了黄米福最大的困扰。郑庆国知道情况后,主动承担起上门换药的责任。每天他都会定时去到黄米福家帮忙检查身体,即使夏天味道重,他也不嫌脏、不嫌臭,一来就蹲在床边细致地清理疮口。

  “郑院长对我们这些老人,很耐心、很周到。”黄米福感激地说。

  在留守老人居多的山区,郑庆国不仅是医生,更是老人们生活上的依靠和精神上的寄托。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生怕漏掉任何一个求助电话;他的药箱常年备着常用药品,随时准备出发……“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浙江孝贤”“浙江好人”……一项项荣誉,都是社会对郑庆国三十余年坚守的认可。“只要可以,我就会一直当好村民们的‘健康守门人’。”郑庆国说。

【作者】: 记者 王小青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市委召开县(市、区)工作交流会
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重点建议督办暨人大...
黄岩区模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垂直整合...
理论宣讲助力民营经济“实干兴业” “青...
郑庆国:大山深处的“医”靠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
永宁产投:以产兴城,绘就幸福黄岩新图景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