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牌离小区太远,出门太不方便了!”“能不能增设新站点,或者把老站牌挪得近一点?”近日,在西城街道江北社区“民情面对面”活动现场,滨江丽园业委会与物业公司负责人,将业主们的出行难题带到了现场。令居民们惊喜的是,这个困扰他们许久的“老大难”问题,在一周后便得到了彻底解决——公交站牌如愿迁到了小区门口。
今年以来,西城街道人大聚焦群众关切,因地制宜创新推出“民生圆桌汇——民情面对面”工作机制,以面对面的真诚交流打破隔阂,用实打实的履职行动连接民心,通过一件件落地见效的民生实事,让“民情”看得见、摸得着,更暖到群众心里。截至目前,共开展“面对面”活动36场,大力推动解决企业发展、居民出行、小区环境治理等问题。
“群众反映的诉求,我会先通过‘回音必’系统提交,涉及街道职能科室的问题,再通过‘民情面对面’平台协商。”收到诉求后,区人大代表何超第一时间通过“黄岩人大回音必”系统提交建议。随后,西城街道人大以“民情面对面”为纽带激活办理链条,将此事纳入联络站专题讨论,并同时召集了市公交巴士公司、区交通运输局及区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人,齐聚代表联络站现场会商。
“光坐在屋里谈不行,得跟着居民的脚步走一趟!”会后,所有参会人员组成临时勘察队,沿着居民日常出行路线实地走访。大家一边走,一边核查站牌位置、评估道路条件、统计客流数据,对居民提出的每一条建议都在现场进行了务实讨论。
高效的面对面沟通,让跨部门协作变得前所未有的顺畅。各单位现场达成共识,依据调研结果细化方案,并立下“军令状”:一周内完成站点迁移。承诺如期兑现,如今,崭新的公交站牌已立在居民“家门口”。一位居民高兴地对何超代表说:“以前得走十几分钟,现在下楼就是车站。咱们这个‘面对面’是真管用,说到做到!”
从“民情诉求”到“民生幸福”,西城街道人大通过此次成功实践,验证了“民情面对面”机制的生命力。下一步,街道人大将持续深化这一机制,将滨江丽园站点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更多民生领域,着力打通部门协同的堵点,用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精准回应每一位百姓的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