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新闻  >  黄岩民生
江东新村:漫山柿子红 映红乡亲们的笑脸
2025年11月19日 17:15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深秋时分,江口街道江东新村的万亩柿林,如期披上红装。金灿灿的“懒柿”压弯枝头,在秋日暖阳下映红了江东新村,也映红了乡亲们的笑脸。

  一幅景,带火一个村

  江东新村的秋天,因柿而红,也因人而兴。沿着村道一路走去,只见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挂满了一串串“红灯笼”似的“懒柿”,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拍照打卡。

  “课本上说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想带他来看看秋天是什么样子。”游客李丹特意带着孩子走进江东新村,感受柿子丰收的场景,临走时还买了5斤柿子带回家品尝。

  像这样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游群体,已成为江东新村“柿子季”游客构成的主力军。他们穿梭于柿林之间,体验采摘乐趣,品尝乡村美食,感受秋冬季丰收的喜悦。

  为了承接这股旅游热潮,村里也精心布置了多个以柿子为主题的拍照打卡点和景观小品,将原始的乡村风貌转化为极具吸引力的视觉盛宴。据估算,柿子成熟期间,该村日均游客接待量可达上万人次。

  一个摊,甜了一家人

  “‘懒柿’多少钱一斤?”“来十斤,我带回家给家人尝尝鲜。”……火爆的人气,直接转化为了村民家门口的“生意”。

  在熙攘的人群中,村民徐仙德的摊位并不起眼,但他却是村子里与柿子打交道最久的人之一。身后那3亩柿林,已精心伺候了40余年。“今年收成不错,3亩地大概能摘1700多公斤。”徐仙德一边熟练地为顾客称重,一边笑着说,“过去要挑到外面去卖,现在坐在‘家门口’,人来人往就能卖光,3元一斤,一天能卖100多斤。”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集市,这里的交易更显得随意。有的村民在售卖鲜柿的同时,还会摆上自家晾晒的柿饼、土鸡蛋等农产品;有的则干脆提供采摘工具,让游客体验自己采摘的乐趣。

  “都是自家树上结的,吃不完,就摆出来卖点。”正在招呼客人的杨梅芳笑着说。她的“摊位”再简单不过,家门口放几张板凳,上面摆着几大筐精挑细选的“懒柿”、柿饼、梅干菜等农产品,过往的游客看上几眼,问上几句,谈笑之间完成了买卖。

  当地盛产的“懒柿”是嵩山柿的一种,品质优良,口感清甜、肉厚多汁,颇受市场欢迎。这颗“懒柿”,如同一块磁铁,吸引了城市的消费力与注意力,重塑着乡村的价值。

  一条路,通向好光景

  面对眼前的热闹与丰收,江东新村的“当家人”们思考的是如何将“季节爆红”转化为“常年常红”。为了把短暂的丰收季转化为持久的“甜蜜经济”,村里成立了果品专业合作社,推广“合作社+农户”模式。

  台州市旭甜果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屯达介绍,合作社负责统一收购、包装和销售,解决了农户销售的后顾之忧。徐屯达说,“我们一天能帮农户卖出近两千公斤,稳定了价格,打开了销路。”

  据了解,江东新村盛产柿子,早在400多年前,这里的先祖就开始种植柿子树,目前该村种有柿子树上万棵,家家户户都有柿子树,年产量可达7.5万公斤。但在前几年,村里的柿子丰收后销售却不尽如人意,许多杮子挂在枝头无人采摘。

  为了重振“项岙柿”品牌,2018年,江口街道尝试举办了第一届柿子文化节,除传统的赏柿、摘柿以外,还举办了古村落寻宝、民谣音乐节、农夫美食市集等活动,在带来前所未有的人流量的同时,也为这片土地注入了乡村振兴的活水。未来,该村将引入专业的电商,提升“懒柿”知名度,同时整合村内资源,将柿子观光、农事体验、民俗文化等串联起来。

【作者】: 记者 王小青 通讯员 林海涌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在我区引发热烈反响
黄岩区现代服务业招引对接会暨首届长三角...
为我区足球改革试点建设注入新活力 “中华...
区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省委...
全区“决胜四季度 做好开门红”誓师大会召开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民生提质 共富兴城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
永宁产投:以产兴城,绘就幸福黄岩新图景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