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新闻  >  黄岩人物
躬身践行二十载 以爱心暖透“夕阳红” ——记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徐红
2025年11月24日 15:44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近日,民政部官方网站发布《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表彰全国“敬老文明号”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决定》,我区1人上榜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她就是黄岩义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红。她乐于奉献,倾情投身于各项公益事业,连续20年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开展敬老关爱工作,用行动谱写出一曲尊老爱老、扶老助老的感人赞歌。

  二十年来,徐红累计参与贫困助学、环境保护、敬老助老等各类公益活动956次,志愿服务时长2946小时。先后获评“省级敬老养老助老模范人物”“台州好人”“黄岩区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缘起善念叩响公益之门:因为共同的善意相聚

  2005年,在企业担任出纳的徐红在本地论坛偶然看到爱心活动招募启事,便以网名“纳兰心若”报了名。“那时候黄岩义工协会还没成立,大家凭着一腔热血聚在一起做好事。”徐红回忆道,最初的活动很简单,就是在公园义卖鲜花,捐给需要的人,“来自各行各业的网友们因为共同的善意相聚,一起为公益出力,那种纯粹的快乐至今难忘。”

  2006年2月19日,黄岩义工协会正式成立。“她之前一直做协会的出纳,每一笔公益收入和支出都记录得清清楚楚、公示得明明白白,这些繁杂的工作全是她挤着业余时间完成的。除此之外,她还带头带队开展志愿服务,不管是脏活累活都冲在前面,任劳任怨、细心负责,大家都打心底里认可她。”黄岩义工协会会长丁菊清提起徐红,言语间满是赞许。

  “有了正规组织后,我们的公益活动也越来越系统、越来越多元了。”徐红说,就在协会成立的那一年,她和志愿者们一起前往北洋镇,探望一名患有肌肉萎缩症的女孩。“女孩躺在破旧的木屋里,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生活条件的艰难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徐红至今记得当时的场景,“那一刻,同行的志愿者们都红了眼眶,没有任何商量,大家不约而同地掏出身上的现金,悄悄塞到了女孩家人手中。”

  “在一次次义工活动中,我亲眼见到了太多因病致贫、生活困顿的人,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能帮一把是一把,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撑起一片小天地。”徐红坦言,这些触动人心的经历,让她助人的信念愈发坚定。

  2007年,徐红接手了协会敬老组的工作。一次在百花社区走访时,她遇见了孤寡老人朱阿婆,这次相遇也改变了她的公益轨迹。“阿婆住的小屋只有五六平方米,阴暗又潮湿,喝水要走到百米外的井边去提,床底下还堆着早已发霉的被褥。”眼前的景象让徐红心疼不已,她当即联系自来水公司,带着志愿者们一起为老人铺设水管,解决了饮水难题,又通过募集资金,为阿婆购置了洗衣机,减轻她的家务负担。从那以后的十多年里,徐红每月都会按时看望朱阿婆,带上蔬菜、水果、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坐在老人身边唠家常、问冷暖,把老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2014年,朱阿婆不慎摔倒住了院,出院后住进敬老院,她也没有中断探望,依旧每月如期而至,直到2018年阿婆安详离世。“敬老爱老不是一时兴起的帮扶,而是要让每个孤独的老人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让他们知道有人疼、有人念。”徐红说,而这也成了她多年来践行敬老爱老的初心。

  受朱阿婆的故事启发,2012年,徐红牵头推出了“1+1”为老服务项目,组织多支服务队与孤寡老人结成帮扶对子。“我们为每位老人建立了‘一人一档案’,详细记录下他们的个人信息、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和实际需求,这样上门服务才能更精准、更贴心。”徐红翻开厚厚的服务台账,上面的每一笔记录都清晰工整。

  十多年来,徐红带领志愿者们始终坚守承诺,上门探望结对老人,帮他们料理家务、打扫卫生,定期测量血压、关注健康状况,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这份长久的坚守也换来了沉甸甸的荣誉,“1+1”为老服务项目获评2012年度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13年,黄岩义工协会先后斩获“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敬老模范单位”。

  深耕敬老领域精准助老:我们不是过客,是家人

  “你们来啦,快请进!”在北城街道嘉乐社区嘉乐苑小区,88岁的李荷香老人笑着接过志愿者递来的鸭蛋、八宝粥,眼角的皱纹里满是暖意。这温情一幕,正是黄岩义工协会“朝花夕拾·守望银龄”社区为老志愿服务项目的日常写照。

  自去年12月起,黄岩义工协会启动“朝花夕拾·守望银龄”社区为老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是我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并得到省福彩公益金的资助。项目以公共租赁住房社区(北城街道嘉乐社区嘉乐苑小区)为平台,挖掘社区为老志愿服务力量,组建一支30人的专业志愿服务团队,旨在为社区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细致、温暖、人性化的关怀照顾和支持,切实解决社区老人们的实际困难,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我们志愿者涵盖了教师、医护、公司职员等,以社区楼宇为单位,让探访服务实现‘次次有计划、月月有主题’。”项目负责人徐红介绍道。为了让关怀更精准,团队通过前期调研建立“银龄档案”,为每位65周岁以上老人绘制专属“需求地图”:王大爷需要定期修剪指甲,张奶奶盼着有人陪看越剧……老人们的心愿都被一一记录。

  “叶叔,您看这个防滑垫放在这里合适吗?”在嘉乐苑小区,志愿者们正在帮助94岁的高龄老人叶阿富整理房间。活动中,志愿者们分工协作,针对老人家中的房间、卫生间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清洁。在卧室,志愿者们轻手轻脚更换床单被套,整理衣物,检查床垫防滑情况;在厨房,擦拭灶台油渍,清理过期食品;在卫生间,加固防滑设施,清除水垢,并细心地将洗漱用品摆放在老人便于取用的位置。志愿者们每完成一项工作,都会耐心询问老人的需求,确保服务既贴心又符合老人的生活习惯。

  除了基础清洁,志愿者们还特别关注老人的身心健康。在整理房间时,他们主动与老人聊天,了解其日常起居和健康状况,提醒按时服药、注意饮食。发现部分老人家中存在电线老化、照明不足等安全隐患,志愿者们立即记录并反馈至社区,协调专业人员跟进解决。

  “我们不是过客,是家人。”徐红说,在开展“朝花夕拾·守望银龄”活动中,志愿者汪金凤和9位低龄老人组成了“银龄接力以老助老”守望相助志愿帮扶小组,用陪诊、代购、做饭、清洁等服务帮助嘉乐社区的高龄老人,更用同龄人特有的默契化解老人的孤独,让“夕阳红”成为社区最动人的风景线。

  “刘福群,沙埠镇沈家村,2个孩子,缺床、衣柜。”“杨继满,屿头乡金廊村,独居,血透患者,缺空调、衣柜。”“陈春芳,院桥桐村村,缺床、床上用品。”……9月,徐红又牵头启动“微光成炬·善居添暖”送需入户志愿行动,创新推出“群众点单—协会接单—志愿者送单”闭环模式。为了摸清需求,志愿者们通过实地走访与面对面交流,精准掌握20户特殊困难家庭的真实需求,并将电视机、冰箱、桌椅等物资一一送达。

  “多亏了‘纳兰’和志愿者们给我们送来这些家具,现在这房间又干净又温馨,住起来既踏实又舒服,不像之前那样空荡荡。”受助人陈春芳说。

  微光成炬引领爱心接力:被需要的感觉比任何荣誉都珍贵

  自2012年起,为让敬老爱老助老服务更精准对接老年群体的需求,徐红推动在平田乡、宁溪镇等乡镇敬老院建立“敬老服务基地”,将“偶尔探访”升级为“嵌入式服务”。志愿者们分工协作,有的为老人理发、剪指甲,有的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还有的为老人打扫房间,营造舒适环境……他们通过促膝谈心、陪伴过节等方式,全方位关爱老人。

  “这些‘敬老服务基地’既推动敬老志愿服务常态化、经常化和规范化建设,也以实际行动弘扬‘敬老爱老’优良传统,助力老年群体安享晚年。”徐红说,截至目前,黄岩义工协会已经建立15个“敬老服务基地”,相关敬老活动已开展近2000次。

  二十年来,徐红把大部分周末和节假日都奉献给了公益事业。“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面对赞誉,她总是轻描淡写。而在这份淡然背后,是无数受助者的信赖。老人生病时,第一个想到的是打电话给她。“有时候手机一响,就知道有人需要我,这种被需要的感觉,比任何荣誉都珍贵。”徐红说。她的这份坚守,也让公益的种子生根发芽。如今,黄岩义工协会已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10095人的庞大队伍,许多受助人及其亲属主动加入义工行列,让爱心形成良性循环。

  更让人动容的是,敬老爱老助老早已融入徐红的日常点滴。“她除了组织、参加活动,之前还兼任协会出纳,经常忙到没时间回家吃饭。”徐红的丈夫蔡普建说,为了全力支持她的公益事业,他主动多分担家务,让她能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其中。受其影响,她的女儿也帮着给富山的孤寡老人送去慰问物资,看望老人。“一有空,她就去父母家看看,带点新鲜蔬菜水果,陪他们唠唠家常、问问近况。”蔡普建说,对家中长辈,她始终关怀备至,日复一日地陪伴与照料,用最实在的行动诠释着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二十载光阴流转,徐红以点滴善举汇聚成公益暖流,温暖了无数人的生活。她用坚守与担当,书写了一段关于奉献、孝善的动人故事。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 记者 周丹艳 通讯员 墨 阳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区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省委...
全区“决胜四季度 做好开门红”誓师大会召开
徐礼辉走访区委统战部
省委宣讲团来台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守好消防“生命线” 筑牢安全“防火墙” ...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民生提质 共富兴城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
永宁产投:以产兴城,绘就幸福黄岩新图景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