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走进黄岩  >  游在黄岩
划岩山游记
2011年04月18日 09:12 来源:黄岩新闻周刊 【进入论坛】

  划岩山风景区位于头陀镇溪上村后背,距黄岩城区十八公里,景区集溪涧之秀、瀑群之奇、飞鹰道之险、裂谷之幽于一体,四方游客慕名纷至沓来。

  上午九时半,我们十来位网友从黄岩驱车不到半小时就至划岩山脚下。沿石级而上,绕道数弯,便见两个紧挨着的小水塘,清澈见底,两水塘之间的一块大石上,立一元宝模样的小石头,让刚至山门的游客惊喜不已,它在祝愿游人们多多发财。复前行,沿木梯、石级穿梭而上,风景奇巧纤秀,裂谷纵横,穿走在裂谷之中,谷深幽幽,谷壁苍藤蒙络,古树横斜,有如临险境之感。

  一路上,网友们被美景深深吸引,边走边拍个不停。临近晌午,大伙在一凉亭上坐下休息,带来干粮、水果等分享。海聊一通后,一行人继续前行。

  钻出一片密林,天庭顿时放亮,远处便是“通天洞”的主峰了。平日少锻炼,此时脚底开始生痛,沿途的迷人美景,早已将些许疼痛消除得一干二净。不知不觉间,见前方有水帘洞,水势不大,轻飘下的雨珠,如丝如缕。瀑下有潭,潭中有石,错落有致。立于潭前,飞水时来,倏而入怀,水触肌肤,沁人心脾。

  自古“划岩”一条路,须攀峭岩左侧斜谷的“通天道”和“通天洞”才能上去。传说“通天洞”是神鼠钻天留下的。“通天道”有二百级石阶,深幽而狭窄,似斧劈成,宽仅盈尺,陡峭异常,两边石壁上有铁索。一行人扶索而上,汗流浃背,气喘如牛,欲言不得,且有几分爬华山之感。攀过一架木梯,经此裂隙登至山顶,借助“通天”竹梯,爬出仅容一人进出的“通天洞”,如同从深井中出来,豁然开朗。眼前开阔平地,茂林修竹,松涛阵阵,还有一个竹亭供游人休息。网友说:“尝闻划岩山之险,不在于此,而在飞鹰道也。”闻此言,不寒而栗,两腿抖擞,有点不敢前行了。

  没走多远,有竹篱笆当道,原来已到了龙潭头景点,施工人员正在此建造通向“飞鹰道”之路。从施工人员口中得知,龙潭头下面有三个龙潭,位于深谷中,但现在游人无法探幽,过些时日,待建好道路和铁索后,便可探得“真容”。

  行至龙潭头,可以选择“飞鹰道”和“飞岩瀑”两个景点。有人说,“不到飞鹰道,枉到划岩山。”于是,我们选择了“飞鹰道”。

  出龙潭头,山谷愈发深幽,羊肠山道更加蜿蜒曲折,竹木形态变得美怪兼之,佳景高潮迭起。走过数个山谷和裂谷,前面便到了“飞鹰道”。

  “飞鹰道”分为上、中、下三层,总长二百余米,壁立千尺,高山仰止,天然造就的近米宽的凌空崖腰“栈道”,呈平衡状态,中间用竹梯连接,道上仅可容身一人,高处还能直立行走,低处须躬身前进。据说只有飞鹰才能到达的高险之处,故名“飞鹰道”。

  我和网友“石大人”打头阵。步入此道,双手紧握里边岩壁上的铁索,眼睛不敢旁视,只觉清风过耳,足底生寒。岩缝中“谈情说爱”的两只不知名飞鸟,被我们吵着了,突然飞出,吓了我一跳,差点松手掉下万丈深渊。穿崖途中,网友们相互叮嘱小心,相助有加。于崖壁穿行中,石壁上有分化的小石子脱落下来,掉到下边久而不闻其声,斗胆下望,头晕目眩,毛骨悚然。好不容易过了第一层,至竹梯下,地带稍宽。我叹说:“此地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看到架在石壁上的长长竹梯有些陈旧,多处已开裂,生怕不能负重,只能每次一人上梯,待全部同行都上了第二层后,才发现第二层更加艰险,道宽仅一二尺。没人援手,此处也不能援手。我几乎是紧贴岩壁,两腿哆嗦,慢移双脚,闭着双眼走完这一层。“飞鹰道”之行,令我终生难忘。我不知道,同行的女子们当时是如何通过这里的。

  划岩山一游,不虚此行!划岩山,待你“整容”后复出迎客时,我还会再来“重温旧情”。

【作者】: 山野农夫 【编辑】:王振珍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全市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台州工作会议召开
全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黄岩工作会议召开
包顺富督导“十里红妆 一城橘香”zui黄岩...
我区入选全省首批技能型社会建设专项激励地区
全市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台州工作会议召开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凝聚磅礴伟力 奋进伟大征程 ——热烈祝贺...
黄岩:破题“三大差距”,开启奋进新程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