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正方:现实情况下不得不去拼
2017年05月17日 11:36 来源: 【进入论坛】

  学生入学“考父母”,为上更好的小学而让孩子“幼儿园复读”,名校门前家长“彻夜排队”,让孩子提前一年进入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班”……

   随着各地幼升小的陆续开始,为了让孩子进一个好的小学,幼儿园、家长、社会教育机构想出了种种奇葩的招数,也把年幼的孩子推向了人生第一次残酷的竞争比赛,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议论,被称为“拼娃”。

   多年以来,提倡和推动素质教育、批评单纯应试教育的声音不绝,教育机构为此做出了种种努力,为何“择校”仍旧高热不退?对家长来说,“拼娃”真的是必须的吗?

  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家长们无止境地追求着更好的教育,在外人看来,可能觉得他们过于刻意了,应该更加理性一点儿,就算上一个不那么好的学校,也一样可以上大学,找到好的工作。但家长们不会这么认为,他们更倾向于另外一种观念,不能一开始就输了,考不上好的小学,就考不上好的中学,考不上好的大学,甚至可能就考不上大学。在他们看来,拼命地择校才是理性的态度,别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所以,用“素质教育”、“快乐童年”、“散养更符合孩子天性”这样的理由阻止“拼娃”,对很多家长来说毫无意义,没有说服力,当然也无法扭转这场“教育竞赛”的脚步。

  为什么会如此,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义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差距不必说了,即便在同一个城市里,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布也存在着不均衡的问题,家长自然会认为,只要能进更好的,为什么不进呢?只要能想到一点儿办法,那就一定付出所有的努力,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

  第二,一个孩子,基本上从幼儿园就开始准备高考了,高考指挥着基础教育,也指挥着高校的教育资源分配,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建名校、重点院校,分一本二本,自然而然使整个社会追逐名校,造成名校情结。尽管现在我们已经开始推进取消一本二本的进程,但名校情结依然还在。

  第三,名校情结又自然造成整个社会重学历、重学校的普遍意识,一个普通的高效和名校毕业生,在社会上得到的评价和待遇,有可能完全不同。这样的社会评价体系中,从好小学到好中学到好大学,再到好的工作,形成了一个链条。这时候你告诉家长不要迷信名校,他会听吗?现实如此,大多数人都知道“拼娃”是不正常的现象,但依旧还要拼。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在公立学校中基本做到了均衡,实现了就近入学,比如很多地方小升初的推优逐渐都取消了。这些努力不能说没有效果,但依旧难以完全遏制“拼娃”现象,说明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让人们理性地对待升学呢?我想应该从两个方面做起,首先,政府部门应更好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一是缩小所有学校的办学条件、质量的差异,包括公办校与民办校的差异,仅仅缩小公办校的差异,而不缩小公办与民办校的差异,“拼娃”现象就很难消退。二是扩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程度,做到90%以上的义务教育由政府保障,给所有学生平等的入学机会,如此,教育观念才可能进入理性的状态。

  其二,进一步推进高考改革,这些年我们进行了很多高考改革,但很多都集中在科目改革上,高考指挥棒仍在,人们的名校情结、社会中的学历崇拜难以扭转,教育竞赛的时间一再往前推,现在已经到了幼升小,确实是非变不可的时候了。

  所以,义务教育资源均衡、社会评价体系单一,这是“拼娃”之所以存在的两个基本问题,这两个问题不改变,家长们可能就不得不“拼娃”。

【作者】:  【编辑】:王振珍
推荐阅读

高温,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数...【详细】

近日,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种的南瓜大丰收了...【详细】

在橘乡,“全民健身日”这天,城区的大街小巷也...【详细】

最新热点+更多
徐礼辉在督查“五大攻坚—永宁焕新”城市...
南城蔡家洋村:打造美丽城市田园 掘金农文...
我区创新推出“数智化”粮油规模种植补贴...
朵云书院·黄岩店获评2023年度浙江省最美书店
我区创新推出“数智化”粮油规模种植补贴...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抓好招大引强这件头等大事
黄岩11宗地块亮相长三角土地展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