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宣传主题是“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10月9日,区三医院副主任护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榕芳走进头陀镇中学为该校九(4)班的同学们带去一堂名为《情绪调节与心理减压》的心理健康科普课。
“现在的青少年需要面对越来越重的学业压力及社会因素,他们自我意识的快速成长与挫折教育的缺失,导致他们的心理越来越脆弱,承受能力越来越差。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少青少年长时间、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游戏中,对虚拟世界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出现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张榕芳告诉记者,现在青少年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情绪管理、亲子关系、人际交往、网络成瘾等问题,这些导致他们有的出现焦虑、偏执、抑郁、自卑等,有的还出现厌学、神经衰弱,长期的心理问题会造成青少年人格发育以及行为模式出现问题。
那怎样才能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呢?
“每个人都存在个体差异,家长首先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特点,理性看待孩子间的差异,尊重每个孩子自身的发展节奏和特点。其次,家长和老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绪和需求,科学引导,不要一再去责备和否定他们。再其次,家长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反思和成长。最后,鼓励孩子们多参加一些社团和体育活动,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如果发现孩子有焦虑或抑郁的情况,可以到专科医院的心理科或精神科接受专业医师的指导和治疗。”张榕芳说,希望通过科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更多的青少年、儿童解决心理困惑,逐渐形成家庭、学校、医疗机构相互合作的预防干预模式,避免青少年将不良情绪转化为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