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是“世界肾脏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健康:关爱高风险人群,预防意外肾损伤”。据统计,全世界约有8.5亿慢性肾病患者,慢性肾病正日益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导致的死亡率逐年上升。由于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即便只剩下20%的“工作能力”,仍能维持较高的“工作效率”,满足人体的正常生活需要而不易被察觉。所以,不少慢性肾病患者是在肾功能恶化到一定程度才被发现,错过早期干预的机会,很是可惜。其实,只要能早发现、早治疗,大部分肾病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出现这些症状,或是肾脏在“呼救”
如何及早发现肾脏潜在的问题?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主任梁剑波教授提醒,出现以下症状应警惕,这有可能是肾脏发出了“呼救”的“信号”:
1.尿中泡沫增多:排尿后,如果尿液静置一段时间后表面泡沫细小且经久不散,提示可能存在蛋白尿。
2.尿色改变:排出的尿液颜色发红,或呈现洗肉水样人改变。
3.夜尿增多:如夜间尿量大于750毫升或超过白天尿量,则提示夜尿增多,这是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表现。
4.水肿:常出现于眼睑、颜面及双下肢水肿,严重者甚至出现全身高度浮肿。
5.高血压:慢性肾脏病进展至一定阶段可导致高血压,而高血压也会加重肾功能不全,形成恶性循环。年轻人如果突然出现高血压,要警惕存在肾病的可能。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做尿常规排查。”梁剑波教授强调,每年体检莫忽视简单的尿液检查,因为这项检查对于早期发现肾脏病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查出其中的两个指标——尿红细胞和尿蛋白如果出现异常,应引起重视。若是第一次做尿常规检查,尿红细胞和尿蛋白这两个指标或其中一个呈阳性,有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所致,如激烈运动、上呼吸道感染、劳累等,建议好好休息一周后再复查一次。莫复查再次出现尿红细胞和尿蛋白呈阳性,更要高度警惕,及时到正规医院肾内科专科就诊,排查是否存在慢性肾脏病。
其实,肾病早期发现、及早治疗,大部分可得到有效控制。但早期慢性肾脏病未得到良好控制,有可能发展成为慢性肾衰竭,根据病情的进展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腰部酸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闷气促、记忆力减退、皮肤瘙痒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