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教育应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负担。”为此笔者一直都在思考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如何高效地配置后置任务,结合可行的评价,让英语任务成为学生的需要?
一、精设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全面精心设计预习作业,以更好地加强英语作业的针对性,切实做到能够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课前预习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借助旧的知识来自学新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为了可以更好地接受课堂新知识而打下扎实的基础。课前预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可以提前熟悉相关词汇,从中了解到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及熟悉新课所要讲习的内容。
二、张扬个性,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
作为新一代的初中生,有很高的自主性,喜欢自主展示思想,有着鲜明个性特点。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学生设计一些展现自我的作业,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一)给学生一个展示自主思想的平台
“世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活动,多给学生一些展示、交流的机会,抓住稍纵即逝的闪光点,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对于阅读课作业的布置,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认同度出发,落实教学目标,以增强作业的有效性。不要任意拔高、盲目拓展,偏离教学重心,违背教学规律,与教学目标脱节,而加重学生学业负担。
(二)给学生一点选择的自主权
在作业设计时,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作业的自我设计、自我解答,给学生提供一点选择权,让他们根据个人的兴趣选择一项或几项内容,主动获取知识。
三、多学科整合,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给广大教师以更广阔的创造空间。现代教育理念指出不能受学科的限制,教师可以打破学科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让英语与信息技术、美术、社会等学科结合起来。所以笔者在作业的设计上力求形式多样,并留有思考的余地,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计划、探究、体验。
四、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设计作业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还能让学生从创造设计中找到乐趣和自信。由于课本中有很多英语词汇与日常生活较为紧密,学完这类单词之后,笔者通常会让学生制作一些粘贴性的标签,对这些物品贴标签,类似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牢记单词,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英语书写水平。还有在每逢节日来临之时,我让学生制作一些贺卡,并且用英语写上祝福语。
总之,教师布置的英语作业要尽量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充满趣味性,让作业形式不拘一格,从而引起学生兴趣,使他们觉得完成作业不是一件苦事或沉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