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果农来说,一棵好果苗到底有多重要?枇杷树需三到五年种植方能开花结果,柑橘树需三到七年种植能开花结果,杨梅实生树则需七至十年种植才开花结果……果苗的优劣还直接影响到果树的生长状况、产量高低及果实的品质,哪怕是精心种植,盼到果树开了花结了果,一旦产量低、果品差,果农们的多年心血也有可能付诸东流。
生于农村、长于田间地头的徐宗满深知“一棵好苗”的重要性,他用二十余年奔走山间,育出千万余棵高品质果苗;用一颗为农业发展奉献的诚挚之心,担下培育无病毒柑橘苗的重任;用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在助力乡村振兴路上发热发光。
父辈传承的不只是育苗技术
沙埠镇斜云村,处高山之巅,土地肥沃,林木资源丰富。27年前,徐宗满从这里开启了他培育果苗的漫长道路。
“斜云村水清土润,尤其是附近几个山头的自然环境特别适合育苗。这里很多村民除了种植粮食,还会销售一些果树苗增收,我的父亲就是以嫁接果苗为生的。”回想当初为何选择“育苗”这条道路,徐宗满谈到了他的父亲。
徐宗满的父亲是斜云村的高山移民,掌握一手嫁接果树的好技术。他嫁接的杨梅苗不仅品相好,成活率也高,在当地颇受果农认可。1996年,19岁的徐宗满传承了父亲育苗嫁接的手艺,在果树芽接、切接、皮下接、劈接等手法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从小耳濡目染,对嫁接这门技术一点就通。不过父亲告诉过我,育苗技术好不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要讲信誉,一定要给果农培育品种好的苗,不能掺次掺假。”徐宗满介绍,果树苗木品种间外观差异较小,即使是多年从业者也难以完全区分,能否保障苗木纯度就是在考验育苗者的信誉度。
“果农从种下果树到收成需要数年,如果只图自己盈利,卖给他们劣苗,他们多年的心血会白费。我从开始育苗的第一天起就遵循一个原则,保障果树品种纯度、做好田间管理,要交给果农们高产的壮苗。”徐宗满说。
靠着良好的口碑,徐宗满的育苗生意做出了台州的果农“圈子”,外地的果农也纷纷向徐宗满采购。2009年,徐宗满在阿里巴巴注册了商铺,此后,平均每年为全国多地苗木供应商或果农提供数百万株杨梅苗、柑橘苗、枇杷苗等果苗。
赵福贵是贵州省赤水市的苗木供应商,2012年,他从徐宗满这里采购了16万株杨梅苗,从此二人便建立起了长期合作关系。
“十多年来,我每年采购的果苗高达数万株或数十万株,他是一个很讲诚信的人,我们要买东魁杨梅苗,他发给我们就都是东魁杨梅苗,从来没有掺过一次劣杂品种给我,这不仅是对我们负责,更是对扶贫对象负责。”赵福贵说,赤水市山川秀丽、气候湿润,在水果种植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当地政府的苗木供应商,他们采购的杨梅苗主要用于扶贫项目,前几批为农户采购并种植下去的杨梅苗已经陆续进入了丰产期。
“东魁杨梅个头大、味道好,在我们当地卖到15元至20元一斤,有些果农还将杨梅销往重庆、成都等地。我们到果农家里回访,他们都高兴极了,这些杨梅树让这些农户实实在在脱贫致富了。”赵福贵感叹道。
为黄岩柑橘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黄岩是世界柑橘发源地之一,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是中国优质柑橘生产基地。2017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蜜橘产业振兴工作,鼓励科研机构、橘农在柑橘种植上做好文章。
作为中国柑橘的重要产区之一,黄岩的柑橘种植面积广,果农众多。但对果农们来说,种好柑橘树并非一件轻松的事,果树常见的黄龙病、炭疽病、溃疡病等传染性病害对产量以及柑橘品质有很大影响。
“像黄龙病,我们又叫它黄枯病,相当于柑橘树的癌症,会通过木虱传染,解决这种病害只能从源头苗木抓起,堵住柑橘黄龙病传播蔓延的根源。因此机构跟徐宗满合作建立了无病毒柑橘育苗基地,为他提供技术支持。”浙江省柑橘研究所原副所长徐建国说,无病毒柑橘苗的培育不仅需要在专业化空间中进行,还需要育苗人有着丰富的育苗经验,“徐宗满非常符合这个要求,他懂得育苗技术,为人真诚且社会责任感强,在业内有着良好的口碑。”
2017年,在浙江大学、浙江省柑橘研究所、黄岩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技术支持下,浙江省内首家无病毒柑橘苗培育基地在新前街道建成。虽然有着多年育苗经验,但建设初期,作为基地负责人的徐宗满依然要摸着石头过河,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前行。
“去了重庆、四川、湖南、福建等地学习无病毒育苗技术,收获很大,但是也看到了大家在无病毒育苗过程中的不易。”徐宗满说,全国多个柑橘产区虽创建有无病毒柑橘苗培育基地,但大多规模有限且品种不全,而黄岩有着丰富的柑橘种质资源,要选出优良的柑橘优系进行无病毒育苗,工程巨大。
“我们采用的是网室育苗技术,以进口椰糠,草炭等材料为营养基质。椰糠如果没有经过淡化处理会含盐,培育出的柑橘苗就会出现黄化现象,幸好浙江省柑橘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给柑橘苗做病毒检测时发现了这个情况,及时帮我们解决了问题。”徐宗满说。
因为有了院校、研究所等单位的支持,基地遇到的技术难题已经不成问题,但每一个在农业道路上奔走的人都明白,这一路不仅有星光点缀,还布满了未知的荆棘。
“培育成本较高,期间基地还遭遇过水灾、冻灾,耗费了不少心血。”徐宗满说,2019年8月,基地刚刚培育出一批2年生无病毒柑橘苗,可遭遇了超强台风“利奇马”,因基地选址地势低洼,大批大批的柑橘苗被倒灌的江水淹没。“连夜抢收,还是有一半左右的柑橘苗没有保住,那时心疼得不得了,可是不能放弃啊,为黄岩柑橘发展产业做贡献不能只嘴上说说,还要接着干!”徐宗满说。
它们是柑橘苗里的“特种兵”
2020年,区农业农村局将黄岩柑橘无病毒育苗基地评为无病毒苗木基地,同时,出台补贴政策鼓励果农购买无病毒柑橘苗,便于果园早结丰产。
“果农到我们基地购买无病毒柑橘苗可获得一定数目的政府补贴,对果农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徐宗满介绍,与传统土培柑橘地苗相比,无病毒营养钵柑橘苗根须发达、茎秆粗壮、叶片肥厚,且能有效避免黄龙病等病害,在田内移植后因为没有缓苗期,半个月就可以促发新根2至5厘米,生长速度更快,植株高度也比较整齐,出圃移栽后两年左右即可挂果。
“可以说它是柑橘苗里的特种兵,身强力壮,素质好。”徐宗满说。
金卫军是临海市杜桥镇人,在头陀镇拥有一家农产品生产销售公司。2021年,他从黄岩柑橘无病毒育苗基地采购了5000棵“红美人”柑橘苗,经过两年的种植,这5000棵“红美人”柑橘树上已经硕果累累。“这个无病毒柑橘苗非常好,它的根系保留完整,基础好长得快。种了两年比地苗四年的长势都好,我特地对比过,不管哪方面都优于地苗,你看现在就挂果了,果型又大又好。”金卫军说,采购回来的柑橘苗共种了120余亩地,其中有50亩左右柑橘园种在路边,这些柑橘树喜人的长势吸引了不少果农前来打听,“一个象山的朋友来问我从哪里购买的柑橘苗,我就把柑橘无病毒育苗基地介绍给他,他采购回去后也很满意。对我们种植户来说,果园提前一年挂果就能提前一年有收成,不仅节约了时间成本,还能早点收回本金。”
20多年的育苗经历让徐宗满积累了一身丰富的农业种植知识与技巧,但是他并不愿止步于此。2017年,他通过自学考取了农民高级技师职称,并申请到台州开发大学学习,积极学习理论知识,钻研新农业生产技术。
“时代在发展,农业也在发展,作为一名农业从业者,我们身上还肩负着助力共同富裕这个责任。”靠着勤劳与智慧致富的徐宗满给自己身上加了一个责任,振兴沙埠镇的农业产业发展。
“他总在我面前说,作为沙埠人,怎么能不去振兴沙埠的农业?沙埠镇盛产小黄姜,他就创立了‘众小满’共富工坊,围绕着小黄姜开发出一系列的农产品,从品牌LOGO设计到产品开发都是他一个人亲力亲为,我负责收购、生产环节,这些年几乎没有休息过,不是育苗就是做姜,总算把品牌做起来了。”徐宗满的妻子汪旦芬说,通过他们的努力,沙埠镇的小黄姜销往全国各地,解决了当地生姜种植户农产品滞销的难题,同时,“姜工坊”的创立也为当地百姓提供了50余个就业岗位。
“做农业我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力所能及地为‘三农’发展做些事情,不能让农民的汗水白流。”徐宗满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