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新闻
橙黄橘绿纷秋色 ——黄岩柑橘品种演进琐谈
2024年02月26日 17:00 来源: 【进入论坛】
柑橘优新品种

  前些时候,在黄岩区新建的柑橘种源中心入口,需要按照柑橘品种形成的时序布置相应的柑橘树,这就涉及到我们黄岩柑橘品种是如何传入的、有哪些进化和演变,传播的历史,以及在我国柑橘产业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柑橘类植物起源于我国云贵高原,黄岩作为我国柑橘传播北线的重要节点,由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比较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勤劳智慧的人民,不仅创造性地总结出了筑墩栽培技术体系,在品种改良方面也可圈可点,在历史上既有享盛誉的“乳柑”,近代更有以“本地早”领衔的五大地方特色品种,在近现代通过引进、选育等途径,极大地丰富了柑橘品种资源,也为柑橘品种多样化和结构优化,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水果消费需求作出了贡献。

  一、黄岩柑橘的由来

  位于黄岩区头陀镇的浙江省柑橘研究所种质资源圃,保存着来自湖南郴州南岭山脉的莽山野柑这一最原始的品种,据推测为4000多万年前诞生的柑橘类植物。从地球45亿年的历史看,气候变化带来的生物也几经更迭,恐龙灭绝了,更多的生物灭绝了。地球温暖期与严寒期的交替,使得柑橘类植物也多次南移北进。有研究表明,9000—2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上海、浙北气温较现今低4—5℃,柑橘分布明显南移,远离长江流域。然后,发生在8000年前的地球温暖化,此时上海、浙北气温较现在高2—3℃,相当于现今华南的气候,柑橘类植物再次北移并分布到长江流域,甚至分布到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譬如,夏商周时代,《尚书·禹贡》有“扬州…厥包橘柚锡贡”的记载,战国时代屈原在楚国(今湖北、湖南一带)写下第一首咏物诗《橘颂》,唐代长安上林苑有“乳柑”的生长与结果。可见,在更为温暖湿润的浙东南的黄岩地区,柑橘类植物的传入和生存已具备适宜的气候条件。

  柑橘类植物具体什么时候传到黄岩?目前没有文献记载可以查考,但是从近4000年来的气候变化和我国各地柑橘的记载等资料分析,柑橘类植物传播到黄岩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了。

  目前可考最早的资料是三国吴沈莹撰的《临海水土异物志》。该书记载:“鸡橘子,大如指,味甘,永宁界中有之。”由此算来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唐代台州乳柑被列为朝廷贡品,宋元时黄岩蜜橘被誉为“天下果实第一”,宋高似孙记载绍兴一带的方志《剡录》中有“剡素无柑,近有种者撷实来,风味不减黄岩”,民国时期有“闻黄岩产橘,携友往游,沿江三十里,碧树红果,弥望皆是。居民以此治,一偶所入百余万元,十亩之园,足赡八口,美艳羡之。”(民国纪子庚《石浦柑橘园集股启》,1929年)。这些史料足以说明黄岩是柑橘先进产地的坐标,有着悠久且辉煌的柑橘栽培历史。

  二、历史上黄岩柑橘的品种演变

  那么,黄岩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柑橘品种是哪一个?曾经出现过哪些柑橘品种?对我国乃至世界柑橘产业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嘉定赤城志》有关黄岩土贡乳柑的记载

  从文献看,三国吴丹阳太守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中记载的“鸡橘子”因其果实大小如指,为金柑属植物,没有成为一个栽培品种流传下来。而作为人们熟悉的柑橘属植物在黄岩的品种传入与分化的记载,产生了多个品种。唐代黄岩乳柑被列为贡品,南宋《嘉定赤城志》记载的品种有榻橘、绿橘、乳橘、朱橘、香橙、绵橙、皱橙、朱栾、香栾、蜜覃等10多个品种。元代见于《柑子记》的有乳柑,包括青柑和霜柑。到清代中晚期,黄岩柑橘逐渐形成五大主栽品种。1929年出版的许植方教授《浙江黄岩柑橘之研究》一书中著录了早橘、本地早、乳橘、朱红、槾橘五大品种,这些传统优良品种有各自的特色。直至20世纪70年代,早橘、槾橘与本地早仍为黄岩橘区的三大品种,到80年代才逐渐为温州蜜柑、槾橘、本地早的新三大品种所取代。新千年以来,更有红美人橘柚、鸡尾葡萄柚等杂柑类品种崭露头角,成为你我“果盘子”中的新宠。

  乳柑是黄岩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品种。唐杜佑《通典》载:“临海郡,贡鲛鱼皮百张,干姜百斤,乳柑六千颗,金漆五升三合。”宋欧阳修等纂的《新唐书》也有“台州临海郡,土贡金漆、乳柑、干姜、甲香、蛟革、飞生鸟”的记载。惹得杨贵妃也对其情有独钟,引到上林苑种植的乳柑,有什么诱人之处呢?先人描述其“绿蒂含霜,芳流绮殿,金衣烂日,色丽彤庭,脉不黏瓣,食不留滓”,好看又好吃的乳柑如在眼前,成为妥妥的唐宋“网红”品种(参见宋《杨太真外传》《永嘉橘录》)。乳柑并非台州黄岩独有,苏州、湖州、温州、福州多地都有栽培。邑人陈景沂认为韩彦直在《橘录》中对温州泥山的乳柑评价过誉了,在《全芳备祖》中强调说“(韩)但知乳柑出于温之泥山,独不知出于天台之黄岩也。出于泥山者固奇,出于黄岩者尤天下之奇也”。乳柑领衔下的黄岩蜜橘,使得台州太守曾宏父大为赞赏,曰“一从温台包贡后,罗浮洞庭俱避席”。乳柑之美,一直到元、明均有记载,元林昉《柑子记》谓“台之乳柑遂为天下果实第一”。清代已降,乳柑之名不见于志书,可能为乳橘所取代。

  宋陈耆卿《赤城志》记载了台州有“橘,花颇香,有榻橘、绿橘、乳橘、朱橘等种。金柑,黄色如弹丸。橙,皮辛,色黄,有青橙、皱橙、香绵橙等种。朱栾,实大如瓯,理粗而皮厚,其瓣坚酢,不可食,俗呼沙柑,又有香栾、蜜覃二种。柚,《尔雅》注云,似橙实,今土产大者,如瓯盂。”宋《赤城志》记载的11个品种,仅次于《永嘉橘录》的记载,可见台州黄岩柑橘品种之盛。

  朱红,为红橘类品种,主要分布于柑橘传播北线的重庆、陕西、湖北、江苏、浙江、福建等地,也符合红橘来源于黄皮橘的变异,其近缘品种有衢州的衢橘、福州的福橘、太湖一带的洞庭红、料红等。朱红果实扁圆形,单果重100克,果面光滑,朱红色,皮薄易剥;中心柱大而空虚,果肉细嫩化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1%以上;酸甜适中,风味较浓,品质良好,单果种子6—8粒,可食率达75.6%,11月中旬成熟,不太耐贮藏;耐寒性较强,丰产性好。满头红是20世纪30年代新前乡七里村王启林母亲从仙浦喻带来朱红播种培育而成,成熟期11月上旬,比朱红提早10—15天,目前在黄岩、衢州等地有一定发展,是婚庆喜事首选的“利时果”。

  本地广橘起源情况不太清楚,推测可能是柑橘北线起源的橘类与南线起源的甜橙自然杂交的后代。温州蜜柑是世界上栽培最多的宽皮柑橘,最新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本地广橘是明代传入日本的温州蜜柑最有可能的父本,因此推断至少在500年以上的历史。本地广橘是柑类品种,果实呈高扁圆形,单果重150克左右,剥皮稍难,囊壁不化渣,有种子,11月下旬成熟。韩彦直《橘录》记载的“塌橘状大而褊,其南枝之向阳者,外绿而心甚红,经春味极甘美,瓣大而多液,其种不常有,特橘之次也。”其所描述的性状,类似于本地广橘。“塌橘”一名最早可上溯到8世纪上叶,唐人陈藏器著述的《本草拾遗》记载的5种橘中云:“橘类有朱橘、乳橘、塌橘、山橘、黄淡子”,由此推知塌橘至今有近1300年历史了。

  早橘、槾橘在清代的方志中均有记载。早橘以其果实扁平,单果重80—100克,果皮极薄,橙黄、光滑,可食率78%以上,果汁率55%以上,化渣性较差,品质良好,因其成熟期早,可在中秋节前后采收,捷足登市,故名。在早熟温州蜜柑推广之前,曾是黄岩蜜橘的代表品种。由于受到早熟温州蜜柑的市场冲击,与乳橘一样,早橘在市场上已不多见。

  槾橘,原产于浙江黄岩。因果实圆锥形,似馒头状,故得名槾橘,易“食”部为“木”部,即为槾橘。从文字学看,“槾”字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可以找到,释文虽无柑橘之意,也算是老字新用了。据有关考证,认为槾橘栽培历史不过百余年。品种来源不明,有说是椪柑实生变异而成,然椪柑在黄岩栽培历史不久,较槾还迟;且槾为单胚,椪柑为多胚,故由椪柑变异可能性较小;另一说系瓯柑实生变异,但瓯柑白皮层较厚,可能性也较小。槾橘丰产性好,栽培容易,果实酸度较高,耐贮藏,春节前后上市,颇受人们喜食。在20世纪90年代曾一度成为黄岩主栽柑橘品种。

  本地早,原产黄岩,约有200年的栽培历史。其果实味甜少酸,汁多化渣,品质极好,耐寒性强,是鲜食和加工橘片罐头的优良品种,“为黄岩橘中品质之最佳者”,俗言“讲功饭店嫂,吃功本地早”。该品种曾多次获得全国农业博览会等的金牌,“可视为浙省之杰品,也为我国橘类栽培品种中之翘楚”,曾入选我国十大柑橘良种,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世界宽皮橘类中的珍品。“本地早蜜橘”一名是为了“与早橘(温州早)有别,故冠以本地两字,在11月上旬采摘,尚称早熟,故名本地早”,别称天台山蜜橘等。本地早在黄岩有少核系、早黄系、东江系等变异,目前尚有1万余亩的栽培,另一个最大的产地是江西新余,有超过10万亩的本地早栽培。少核本地早是原红旗乡麻车村选出的,定名为新本1号。本世纪初,从新前街道东江村实生本地早中选育出“东江本地早”,以早熟7—10天,近无核,果皮光滑,品质优良,成为黄岩推广的主要品种之一。

  三、近现代柑橘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自20世纪初以来,随着国内外交流日益频繁,黄岩积极引进柑橘品种。尤其是浙江省园艺改良场1936年在黄岩设立,吴耕民先生通过当时正在日本留学的章恢志从日本引进温州蜜柑宫川、龟井、大长、山田、尾张、松木6个品系。与此同时,黄岩一些橘园园主,也竞向国内外引进柑橘品种,如章育引进沙田柚,朱翰时引入华盛顿脐橙、刘勤光甜橙,林启人引进红、白两种文旦、汕头蜜橘、蕉柑,林让士引进新会橙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柑橘引种工作更为频繁,先后引种50多次,累计品种、品系多达200余个。目前浙江省柑橘研究所收集保存有540多份柑橘品种资源,为全省柑橘品种结构调整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坚实的种质基础。其中,在我省及类似生态地区得到推广应用的品种有温州蜜柑的早熟宫川、由良,中晚熟山田、尾张和椪柑、红美人、鸡尾葡萄柚、沃柑等。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展的柑橘品种改良工作,先后育成了“439”橘橙、刘本橙、红玉柑、凯旋柑等。

  柑橘品种结构的优化,显著延长了上市期。从10—11月成熟的早橘、本地早为主的橘类品种,拓展到柑、橘并重,新选育的东江本地早、温州蜜柑、椪柑、红美人橘橙、鸡尾葡萄柚等杂柑类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成熟期向早晚两端延伸。目前黄岩柑橘品种中,9月中下旬成熟有大分、日南1号,10月份成熟有由良、宫川,11月份成熟有红美人、鸡尾葡萄柚,到翌年2—3月份成熟有甘平、沃柑;温室栽培技术的采用,柑橘采收期得到更大程度的延长,周年供应已不是梦想。其次是口感风味呈现多样化,从橘类的清甜,到含有柑、橘、橙、柚血统的红美人橘橙,脆嫩、具香气的柑橘品种将越来越多。

  “橙黄橘绿纷秋色”,橘虽寻常,却种类繁多,形态特殊,既有鲜美营养的柑、橘、橙、柚,又具形美情趣的金橘、佛手,还有佐餐佳品的柠檬、香橙,受到人们的喜爱,相信未来我们的“果盘子”将会越来越丰富。

【作者】: 徐建国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高温,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数...【详细】

近日,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种的南瓜大丰收了...【详细】

在橘乡,“全民健身日”这天,城区的大街小巷也...【详细】

最新热点+更多
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我区启动“新橘计划” 让流动党员有家有学...
勇挑项目大梁 当好“排头兵” 打好“攻坚...
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省市区“新春第一会”精神传达暨区政协工...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新春第一会”剑指项目攻坚,有何深层考量?
勇当先行者 谱写新篇章 迈好走实中国式现...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