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兴水惠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治水、管水、节水等,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打造水秀橘乡。
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是人类爱护赖以生存的家园永恒不变的话题。我区深入贯彻“十六字”治水思路,高度重视河湖水域系统治理,持续推动河湖长制提档升级和水治理数字化改革,节水、治水双管齐下,进一步维护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河湖面貌。
生态治理美丽河湖“展新颜”
西江闸边,几个半沉在江中的蓝色“盒子”,吸引了不少市民的注意。在区水利局河长制办公室负责人应莎的解密下,记者得知这几个看似平常的“盒子”,实则内藏乾坤。
“这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波和空化作用,对藻细胞的气囊和内部结构形成破坏,使其失去气囊浮力和光合活性,从而使其灭活死亡。”应莎介绍超声波除藻及技术的原理,表示这台超声波设备只针对于分解藻毒素等藻细胞分泌物和代谢产物,不会对鱼类、贝类、沉水植物造成危害,且能够有效分解藻毒素等藻细胞分泌物和代谢产物。
据悉,随着我区五水共治工作的不断推进,永宁江水质有所改善,但河道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并未得到彻底扭转,尤其2023年遇上高温等极端气候条件时,藻类水华无法得到有效抑制,水生态系统退化、稳定性较差,生物多样性偏低等问题依然显现。
今年,西江闸超声波设备安装后,区水利局委托第三方团队对西江闸周边的藻类、水质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监测评估,仅两周时间,该区域水质便从Ⅳ类水上升至Ⅲ类水,蓝藻密度得到有效控制,水体也由深绿转为淡绿。
昔日“纳污河”,如今荡清波。多年前,因部分群众环保意识不强,随意丢弃杂物、未有效处理工厂废水及农业面源污染,对部分河湖造成了一定污染。为提升水生态环境,我区以系统思维构建治水大体系,实施“一河一策”,为地方治水找病根,加强河湖生态修复、实施河湖水系整治,完善治理体系,解决河湖突出问题,使得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曾被人诟病的海门河、新江浦、唐后塔河等在多措并举的治理下,均实现了美丽蝶变。
水逶迤而情深,山连属而秀拔。漫步于江畔绿道,放眼望去,远处山峦如黛,近处草坡绵延起伏,几名市民在岸边悠闲垂钓,一幅山清水远、和谐宜居的动人画卷正在徐徐铺展开来。
据了解,随着多年治水工作的持续深化,当前我区河湖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自2013年“五水共治”开展以来,我区加强治水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深化落实各项重点工作。截至2024年,全区累计完成河湖库塘清淤330.5万方,河道清淤438.65公里,山塘清淤70座,池塘清淤327座,水库清淤9座,断头河治理率达100%,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79公顷,全区县控以上断面实现达标率、优良率双100%;辖区内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100%;集中饮用水水源地长潭水库水质达标率100%,常年稳定在Ⅱ类水标准。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100%。
综合整治焕发经济新活力
“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随着稻香河流一起奔跑……”近日,在官河水街的丰收艺术节,将童年记忆中的金黄稻田请进街区。悠扬婉转的音乐伴着流淌在稻田间,不少市民跟着音乐轻轻哼唱着。
随着夜幕降临,各色霓虹灯光依次亮起,官河上,精彩的传统戏剧与龙舟表演,为两岸游客们带来了一场岁月与文化交织的盛宴。同时,酿酒、做柿灯、非遗扎染等趣味体验,也让游客既能尽享美景,也能畅享出游之乐。
据悉,官河古道除生态修复、景观提升外,还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生态资源与建设廊桥、传统商铺、茶楼等市民休闲场所,赋予河道新的生命及个性。同时,实现河道、山、水与城市的融合,沿岸五洞桥、西江闸、老水厂文创园等12个景观错落分布。
为了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对优美生态环境和美好城市生活向往的需要,河湖治理已逐步向创造更宜居的水环境、提供更富民的水产业为主的高质量发展需求转变,我区在全面提升水域生态保护和注重河湖生态管理保护外,还加强生态岸线建设,以河湖生态空间串联起可行、可游、可憩的滨水景观带。
早上,几名保洁人员乘坐小船,沿着永宁江打捞江面的绿藻、垃圾等,小船驶过之处,河面清波荡漾。周边岸坡,也有专门人员负责清扫、捡拾垃圾,维护河道岸坡的整洁,守护一江碧水。
此外,区水利局还通过定期为永宁江流域等补充河蚌、螺蛳等底栖动物的方式,帮助河湖构建完整水生态体系。
我区设置永宁江管理局(现永宁江事务中心),专门负责永宁江安全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等工作,完成河道划界工作,沿线布设了公里桩和界桩;完善水文监测设施、视频监控、防汛预警装置。此外,我区通过实施河(湖)长制、河道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等举措,“挑茬找刺”保河湖整洁。充分落实“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坚持“统一、规范、可行”原则,做到标本兼治、水岸同治、城乡并治。
凝聚共识推动全民节水
一场雨过后,书香园小区内的地面上还有着淡淡的水痕,雨水通过凹式绿地、透水地面进入雨水收集系统,草坪、花木等需要时浇水时,这些雨水便派上了用场,采取微喷等非粗放型灌溉的方式进行浇灌。同时景观水池收集的雨水还会作为高压清洗机水源清洗地面,以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
除了开源节流外,不少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还会定期排查设施用水情况,加强对管网的管理,同时开展用水器具更新改造,减少水资源浪费,提升利用率。
城镇节水降损是节水行动的重点之一。据悉,我区一直高度重视节水工作,大力开展公共机构节水载体创建,规范化建设,完善节水工作协调机制,做好总量强度指标管控、用水定额、节水评价、计划用水等基础工作。切实推动了皇家蓝庭、书香园、中小学素质教育学校等节水载体的创建。
除生活用水外,我区工、农业等重点领域也在不断夯实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配套管网设施基础,能够避免废水外排浪费,采取零排放的方式使其返回系统,循环利用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新路径,能够实现精准配水、精准施肥、智慧节水的“水肥一体化”农业栽培管理技术……
“淘米水可以用来洗菜、浇花,节约用水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近日,区水利局工作人员走进九峰公园等地,向市民发放节水宣传册,开展节水系列宣传活动。活动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设置节水展板、发放宣传册、讲解节水知识、宣传节水理念等,树立节约用水新风尚,为进一步建设节水型社会凝聚力量。
此外,我区各乡镇街道的节水宣传活动也在不定期开展,如节水知识讲解、节水工具介绍、节水科普讲座等。通过节水进社区、进校园等,宣传节水政策、科普节水知识。我区还建设了节水宣传教育基地等作为宣传节水教育的主阵地,接待全区各中小学学生和社会公众,采用“课堂教育+互动体验”的方式,一方面,结合节水课程,营造良好的节水教育氛围;另一方面,通过互动展示设备、智慧触屏、流水墙互动等表现形式,使参观者通过切实体验,在实操中体会节水的科学性、知识性与趣味性。
下阶段,我区还将发挥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的重要作用,严格管控取用水总量指标,进一步将节水贯彻到用水全过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水平,全面建设新时代节水型社会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