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新闻
四载书香润黄岩 一朵祥云聚永宁
2025年07月09日 12:38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一座城市的厚度,在于文化的沉淀。黄岩——这座浸润千年蜜意的江南小城,因“朵云”的驻足,更添一脉书香。

  时间回溯至2021年初夏,在黄岩区的盛情邀约下,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首次将“朵云”品牌播撒至上海之外的土地,一座以“五彩祥云”为意象的建筑在永宁江畔拔地而起。四年时光流转,这座临江而立的书院,早已超越藏书空间的物理意义,而将最初的蓝图化作滋养黄岩文学创作的沃土,在永宁江畔生长出独特的文化生态。

  云驻永宁畔

  “四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余位作家行游于黄岩的山水田野之间,创作出了很多融合地方元素的优秀作品……”前不久,在朵云书院·黄岩店,一场特别的直播活动拉开其四周年纪念的序幕。台州永宁产投集团党委委员、朵云书院·黄岩店负责人陈剑在“纸上云起,笔底故乡”直播间逐一推介《江上云起》《物外黄岩》《橘灯照亮家园》等展现黄岩文化的著作,与读者们一起重温朵云书院扎根黄岩后所书写的一个个文化故事。

  成果展现之时,亦是初心回望之际。这一场跨越四年的文化耕耘,始于沪浙联动的一纸合约,在上海、黄岩两地政府与文化团队的多次互访后,最终促成了这场“沪浙文化联姻”。

  2021年3月,朵云书院·黄岩店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彼时接到筹建任务的陈剑面临巨大挑战——要在短短百日内,完成朵云书院·黄岩店从选址到落地的全过程。“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朵云的现代文化理念与黄岩千年古城的独特气质相融合,让这座书院真正成为连接城市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陈剑回忆道,当他站在上海朵云书院·广富林店里,聆听一场文学分享会后,这个问题的答案逐渐清晰。作家周华诚关于“文化稻田”的见解让他记忆深刻——文学传播就像农人耕耘,要让文字如种子般在读者心田生根发芽,最终生长出与作者共鸣的思想果实。这场文学分享会不仅解决了陈剑的困惑,更成为他日后运营书院的核心哲学:既要保持朵云品牌的文化高度,又要让其在黄岩这片沃土上焕发新的生命力。

  2021年6月26日,一朵象征文学之美的“云”,在永宁江畔缓缓舒展——朵云书院·黄岩店正式向公众揭开了神秘面纱。3万册精品图书从上海跨越四百公里入驻黄岩永宁江畔,而这里不仅有着上海的精致书香与海派文化底蕴,也有着黄岩蜜橘的甘甜气息与千年永宁的乡愁记忆。

  城市间有了书院,文化便有了扎根的新沃土。2022年1月,朵云书院·黄岩店启动了独具特色的“驻地作家创作计划”,邀请全国知名作家驻留。

  “江山衬美人风华,城市仰墨香风骨。目前,‘驻地作家创作计划’已经开展了三季,这些散文家、小说家和诗人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独特视角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千年永宁,而与此同时,根植于斯的黄岩本土作家们,则以更深沉的热爱与洞察,持续挖掘着这片土地的文脉精髓。”他补充道,“他们精心创作的文史日历《宋韵黄岩》《千年永宁》《一座甜了千年的城》等作品,也将黄岩的时光密码与人文底蕴镌刻进读者的日常,与驻地作家共同丰盈着这座城市的文学版图。”

  书香润黄岩

  “朵云”的魅力,从来不只是书页的堆叠,而是将文人风骨注入到千年永宁的肌理。

  在书院二层的临江平台,一座悬浮于永宁江波光之上的“江畔书房会客厅”正持续释放文化磁力——这里不定期邀请余华、郦波、蒙曼等国内顶流文化大家,与本土非遗传承人、工匠诗人、乡土作家同台对话,让精英智慧与市井烟火在江风书页间碰撞融合。

  “我们读过的所有书都会变成人生的养分。”在朵云书院·黄岩店举行的一次分享会中,著名学者张新颖如是感叹。

  而朵云的江畔书房,恰似一座精妙的文学能量转化站——它将文人书斋里的思考,淬炼为与大众共享的精神之光。四载光阴,96场江畔清风中的文学对话,让那些曾被束之高阁的智慧,终在黄岩的泥土里长出血肉。

  “我们还将分享会带到更远的乡野。”陈剑指向地图上的标记,可以看到文学脉络正以书院为圆心,向黄岩的山水肌理深处蔓延,“版画村白鹭湾文化礼堂、屿头柔川的农家书房,都成了新的‘移动江畔书房’。”

  将读书分享拓展至云端,是朵云书院为传播黄岩本地文学开辟的新阵地。其精心打造的公众号和短视频系列《可以去你的书房吗?》深入黄岩的市井巷陌与山水之间,通过采访策展人、工程师、媒体人、作家等各行各业的读书爱好者,将他们对于书籍的赤诚热爱传递给更多读者。

  “我们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人爱上阅读,爱上黄岩朵云。”朵云书院·黄岩店新媒体负责人吕珈颖说。

  朵云书院带来的读书分享,除了“听作家讲”“听读者说”,还有“在故事中行走”的体验革新。今年4月,潺潺的官河古水映照下,一座玫瑰簇拥的文学花房——“陈丹燕玫瑰书房”,于橘源桥畔悄然盛放。这座芬芳的书房,汇集了40余种优质月季。漫步花间,每丛娇艳的玫瑰旁都立有标识牌,只需扫码,便能聆听陈丹燕笔下的旅行故事,让花香与书香、河声与故事声交织流淌。

  “玫瑰花园作为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公共空间,它让体验式阅读的维度得以拓展,更加触手可及。”在玫瑰书房的开园仪式上,台州永宁产投集团董事长陈亚晓从上海辰山植物园园长胡永红的手里亲手接过一株承载千年历史的古老月季品种——“赤龙含珠”,使其为书房增添一抹穿越时空的文化年轮与鲜活诗意,“玫瑰书房是在‘朵云’的浸润下生长出的文学枝蔓,它与‘几木’空间一起共同织密了黄岩的城市阅读网络,构建起多元立体的文化空间群落。”陈亚晓说。

  橘创凝风华

  书香之外,在朵云书院·黄岩店的雅致空间里,另一股清新的“橘风”正悄然浸润着访客的指尖与心田。

  “大家请看这张明信片,它的原型是金斑喙凤蝶。”在青年艺术家费晨俊的蝴蝶设计作品展上,朵云书院·黄岩店副店长周敬人手持一款文创产品,向参观者热情介绍,“它是我们黄岩在2022年发现的生态珍宝,是中国唯一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蝴蝶物种!”

  一张标记金斑喙凤蝶的明信片,可以讲述黄岩故事;一款印有五洞桥的帆布包,可以展示地方历史;一页画着橘乡特产的书签,也可以标记文化的旅程……在黄岩朵云,这些看似平常的物件,被赋予了黄岩独特的地域灵魂。

  “如今,我们的设计团队已深深扎根于黄岩本土,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文化肌理与生活细节有着透彻的理解。”周敬人介绍道。回望四年前,朵云书院·黄岩店的首批文创作品,其设计核心曾主要由上海团队主导。然而,扎根黄岩的决心,驱动着书店持续孵化、壮大属于自己的本地创意力量。经过四年沉淀,一支成熟的本土设计团队已经形成,它专注于挖掘和转化黄岩独有的文化符号,并自主开发了“方言1.0、2.0”“最in黄岩”“五洞桥梳子”“青瓷主人杯”“宋韵黄岩”“百年党史”等累计超过50款富有鲜明黄岩印记的文创产品,这些产品早已超越寻常纪念品的范畴,化身为“可带走的黄岩故事”,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向更广阔的远方。

  “书院近年来举办了几十场艺术展览,不仅丰富了空间内容,更成为我们深度结合本土艺术、定制化开发文创产品的重要契机。”周敬人笑着说,“这些专属产品是展览主题的延伸,更是黄岩故事的艺术载体。”

  在餐饮领域,朵云同样践行着文化赋能的创新理念。其推出的“大橘大利”“心想事橙”“姜山”“酷黑杨梅乳酪卷”“缘起橘乡”“橘子乡”等近20款特色餐饮产品,深度融合了台州本土的“橘文化”“姜文化”及特产元素,将地域风物巧妙转化为舌尖上的文化体验。这些别具匠心的“餐饮文创”,连同其开发的近150款其他品类产品,共同构成了朵云独特的餐饮美学体系。

  “文化事业是无止境的,‘朵云’的四周岁,恰是它根须更深扎、枝叶更舒展的全新起点。”陈亚晓说,“我们期待,从这里汇聚的文化活水与创意源泉,不仅能滋养一方心灵,更能形成蓬勃发展的文创产业链,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作者】: 记者 张 芮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2024-2025世界青少年创客交流大会暨“科技...
“通信黄埔 数字台州”产业交流大会召开
头陀:办好民生实事 提升幸福指数
2024-2025世界青少年创客交流大会暨“科技...
全区第4号台风“丹娜丝”防御工作视频会议...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
黄岩区新前街道:模具之乡的人才密码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