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正式公布第三批省级党建联建典型案例名单,其中,院桥镇新岙里村“小橘灯”共富工坊成功入选,成为全省推广的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实践样板。
走进院桥镇新岙里村“小橘灯”共富工坊,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映入眼帘。数十位村民正坐在工位前,熟练地进行着围兜、隔热手套等产品的缝制与包装。他们大多是本村及周边村庄的留守妇女和老人,曾经是难以走出家门的闲置劳动力,如今在“家门口”就实现了稳定就业,脸上洋溢着满足与自信的笑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源于村党总支牵头打造的党建联建共富新模式。
曾经,新岙里村面临着留守人口占比高、劳动力闲置的发展难题。为破解这一困境,村党总支积极发挥引领作用,联合周边村庄,与浙江亿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结对共建,盘活村内闲置文化礼堂,创新打造了这家拥有60个工位的“小橘灯”共富工坊,不仅解决了企业扩大生产的场地需求,更面向周边村庄定向招工,广泛吸纳留守妇女、老人及富余劳动力,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就业的愿望。
在运营模式上,工坊探索出一条“村党组织协助、企业直管”的专业化路径。企业负责工坊的直接运营管理,保障生产效率与市场对接;村党组织则同步组建党员“红管家”服务团队,在后勤支持、安全保障等方面提供坚实保障。这一模式创新性地推动了工坊用工与企业用人制度的并轨,使从业人员能享受企业职工的部分福利待遇,优秀者还可直接成为企业正式员工。
通过党建联建的有效资源整合,工坊的生产能力持续迭代升级,产品线日益丰富。这一转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共富成果。2024年,工坊实现产值1215万元,累计发放工资151万元,成功带动周边村庄56名留守劳动力实现再就业,人均月增收达4500元。同时,村集体通过场地租赁每年稳定增收4.2万元,切实形成了村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的三方共赢局面。
院桥镇新岙里村“小橘灯”共富工坊的成功实践,生动展现了党建联建在汇聚资源、激活要素、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中的强大动能,为全省推进“共富工坊”建设、深化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