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场以“遗韵台州·匠心共筑”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在南城街道十里铺非遗体验馆开展,来自意大利卢卡市广告学院(Accademia Della Pubblicità)的国际知名设计师弗朗切斯科·萨尼教授及13名学生,通过踩高跷、制作戏衣纹样,“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在汪氏手工戏衣纹样制作体验区,学生们化身“非遗学徒”,在手工艺人的指导下,亲手体验了传统纹样的绘制和手绷刺绣。学生们还穿上戏服,戴上头冠,扮成心目中戏曲人物的模样,真正体验了一次中国戏曲文化。
“这简直太神奇了!每一根丝线在指尖穿梭,勾勒出如此精美的图案,这是我从未尝试过的技艺。”意大利学生Matilda手持绣花针,小心翼翼地绣制四爪金龙纹样,脸上满是惊叹。他表示,此前只在影视作品中见过中国传统戏服,如今近距离接触并亲手制作,才真正体会到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值得我们学习。
对于这些主修艺术、设计与摄影的意大利学生来说,这次参访更像是一次源头活水的汲取。他们不仅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设计师弗朗切斯科·萨尼教授则与手工艺人一起探讨了穿梭交织的技艺,他说:“今天我和学生们看到的,不仅是精湛的技艺,更是一种活着的、仍在呼吸的文化传承。这里的戏衣纹样、高跷表演,都充满了强大的视觉叙事性和情感张力,这对于任何领域的设计师来说,都是宝贵的灵感源泉。”
随后,大家还体验了十里铺高跷,体验区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鼓励的掌声。初次尝试的学生们双手紧紧握住高跷杆,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寻找平衡。
“这比走直线难多了,但也酷多了!”意大利学生Sabrina Hu在成功行走几步后兴奋地说,“刚开始很害怕,但成功行走后又感觉特别奇妙。”
据了解,南城街道十里铺村拥有四项市级非遗项目——十里铺高跷、十里铺抬阁、汪氏手工戏衣和陡门宫庙会。为了让老技艺焕发新生机,自2024年起,十里铺村组建了“拾遗计划志愿服务队”,打造了“十里非遗体验馆”,让非遗从静态的展示走向活态的传承。
“真正的文化传承需要打开大门,让世界听见我们的故事,也让我们的匠人看见世界的目光。接下来,南城街道将持续搭建非遗文化交流平台,将非遗文化融入更多大型文化活动与文艺晚会中,让踩高跷、戏衣制作等传统技艺,从乡土走向舞台,从技艺走向记忆,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与心中。”南城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尤玙璠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