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橘乡文苑
守望汶川(散文诗三章)(潘雪梅)
2008年08月25日 17:50 来源:今日黄岩2008。5。23 【进入论坛】

    汶川之殇

   5月12日,大地在颤抖。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在下午的2点28分定格,让汶川,那个美丽的山城在瞬间变成了苦难的海洋:顷刻之间,屋宇倾覆,山石滚落。在大地升腾起的烟尘中,逃生的人们惶恐地奔走,恐惧写在脸上,无助刻在眼里……

    目睹了一座座城镇、一个个村庄在大地剧烈的起伏中塌陷的人们、聆听到亲人在废墟中呼喊的人们、在突然来临的黑暗中猝不及防就闭上了双眼的人们,用飘飞的泪雨、嘶哑的呼号和无言的沉寂交织成汶川痛彻心扉的殇痛之姿。

  时间,在这里凝固。汶川,成了世界守望的焦点。

  从这一刻起,聆听数以亿计的跳动的心音,它汇成了一股爱的潮水;

  从这一刻起,聚拢每一个关注汶川的目光,让我们一起成为守望中的“汶川人”。

   有一种感动穿透灵魂

  第一时间,年过花甲的总理赶来了。

  他弯腰在学校的废墟中捡起书包和球鞋,他和救援队伍一起寻找生命的印记,含泪的目光,受伤的手臂,让无数民众为之动容;汶川的日日夜夜,让总理在忧心和疲惫中迅速地憔悴;他的慈爱,让世界为之震撼!

  当汶川成为一座“孤岛”与外面隔绝时,我们的子弟兵神速抵达。

  一个将军和他的33个突击队员,徒步挺进汶川映秀镇。没有路,就手拉手沿着悬崖前行。脚下,是巨浪翻滚的河流,山石,还不停地从山上滚落……90公里的急行军,一瓶矿泉水。想象他们干裂的嘴唇和钢铁之躯。不是没有血肉之需,而是他们心里的那个坐标上,百姓站在高处,而他们把自己的需求减成了负值。

  穿着各种色彩服装的救援队伍来了,他们的拯救以奔跑的速度在延续,每秒钟都在创造奇迹;送饭的乡亲来了,不要问他们来自哪里,从这一刻起,大家就是一家人;无私的援手,从不同的方向,汇成湖海;孩子的零钱,也从储蓄罐里流出来;连同那位在街角乞讨的老人,也轻轻地把手中微薄的温暖,传递给了汶川大地……

  人性中的光芒,在这个初夏,以感动和泪水的形式,让我们的灵魂受了一次次洗礼!

   敬畏生命

  没有人不为这张照片受到震撼。

  这是一只小手,在砂砾中已经多处擦伤,却依然紧握着一支笔。

  这是一个花季的孩子的手,一分钟前,它还带着孩子的梦想,在笔记本上涂抹希望。时间,突然的截断,让孩子和它一起跌落到永恒的黑暗中,但是,它却保持着握紧的姿势,就那么,执着地,将生命一点点地耗尽……

  还是一张照片,11岁的男孩背着3岁的妹妹,就这么背着走了12个小时,直到把妹妹带到安全地带。男孩的眼睛,是忧伤和疲惫,还有,和年龄不相称的坚毅;妹妹的脸上安逸无比,她正在哥哥的背上无忧无虑地喝着一瓶矿泉水……

  生命的傲姿和生命的坚韧,在灾难面前,是同样的不可摧毁。那个生死不离,给亡妻一份生命尊严的丈夫,那个在废墟中呆了4天4夜,在获救的那一刻,露出坚强笑颜的少女;还有在废墟下互相争着要求先救对方的男孩和女孩,同样给我们以心灵的震撼。更有那特殊的127个小时,150个小时,170个小时,196个小时,那些用生命创造奇迹的人们,以生命之尊,以大写的“人”,让我们心生敬畏,永远铭记!

【作者】: 潘雪梅 【编辑】:林海蓓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第8次专题研究“三大牵引性抓手...
官河古道项目入选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以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技术水准、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等均领先全...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