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橘乡文苑
关于我的诗歌(自序)(天界)
2008年08月26日 10:01 来源:今日黄岩2008。6。6 【进入论坛】

  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作品。而诗要写出有自己真正的个性和特色来,却很艰难。随着对诗的命运和诗本身的认识加深,我每写一首诗,前酝酿时间很多,写好后对词的琢磨时间也很多。最后;考虑的就是意境的延伸度和作品的厚度。

     真正决定一个诗者诗艺术命运的,是悟性和天赋。诗必定有阅读群的存在,真正的共鸣,需要相近的思想;需要相似的阅历和经历。我是一位理性诗歌的捍卫者。尖锐,也就必然成为我的代名词,成为我诗生存和传播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它是我在诗写过程揭露事物本质的惟一利刃。

     纯朴和自然,本身肯定不是艺术。只有通过人为处理,才能体现出一种纯朴或达到返朴归真的境界。诗写作往往就是一种“自我虐待,自我超脱,自我安慰”。一个好诗人,总会为自己寻找和创造磨难的机会。安逸和恬静必然成为诗人的真正杀手。恬静了,内心就缺少激情。一个诗人,没了激情,就等于死亡。安逸了,思考就少了。思考一少,就少了深刻和尖锐。而安逸流于虚幻,尽管可以轻灵,但相对就显得浮了。

     任何一首诗的出现,它都是自己长久的潜意识或平时思考的积累。诗写过程是激情的,但思考和前酝酿必须是安静、深刻、理性、冷漠、尖锐和飞翔甚至是幻想的。当你想写,就是你有激情或有灵感的时候。如果没有深刻的感悟或用心去触摸诗内核,又能写出什么好诗呢?这时,你会发觉这样表达不好,那样表达,又不合心意。于是,举子不定间,灵感消失了,激情被耗尽了,一种怠倦自然而由心生。于是,你变得烦躁。于是,你就更写不出好诗来了。

     我写诗的时候,通常有二个“我”同时存在。一个是躲在幕后操纵的“我”。另一个,是脱离形体出现在“舞台”,和诗中构筑的人物、诗中的宏观或微观“世界”进行直接对话的“我”。并承担着一个最为清醒的观众---清醒的读者---文本真正的替代受体。

     诗创作是不可重复或复制的。当一个人的原始积累被掏空,又在没得到补充的前提下,就不会有新的展示。只有阅读,只有对生命进行新的思考,只能吸收新的能量。除此,你不会再有新的超越。

     自由的灵魂高于上帝,而生活却永远低于自由。诗写让自己变得赤裸裸地和毫无顾忌,让神秘的东西浮出水面,让自己进入虚无---一种没有负荷的飞翔。当自己和自己进行一场面对面的搏斗,人性本真的情感被完全透支和释放后,不管是被文字打败或被纠缠着的诗写障碍所戳伤,我们都可在自己和自己至高无上的精神对话中抵达一种神秘,可以暂时或长久地走出没有硝烟的精神战争。从而解脱一种精神上的枷锁。也只有虔诚的人,才有这种精神的劫渡。这种消解,和宗教信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诗歌不是单纯的发泄。它是一种“痛或幸福”。只有深刻地“痛或幸福”的体会,才会制造出生命的本真。而文字和表达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这种矛盾,是任何诗人都无法避免的。在我认为,精炼、意达并悠远,才是诗的一种高境界。作品的厚重或轻灵,只是一种手法。它和作品的厚度、内涵无关。轻灵的作品,同样可以具备很深的内涵。我不敢说自己是用灵魂诗写的人(因为灵魂太神圣,我承重不起这样的喻写),但我绝对是一个用心写诗的人。而剖解自己的文字,等于一刀一刀切割自己……我没有勇气亲手把自己切割成血淋淋的碎片,送上自己垒造的大众祭坛。所以,作为自序,就用以上文字来见证我多年诗创作的一些感受。至于作品,交给读者来说吧!


                                    2007年7月26日写于多瑙河

【作者】: 天界 【编辑】:林海蓓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坚定信心谋发展 实干笃行谱新篇 我区召开...
包顺富专题调研模塑、玩具类企业发展情况
区政府、区政协2025年度工作协商对接会召开
黄岩枇杷喜摘双项荣誉
坚定信心谋发展 实干笃行谱新篇 我区召开...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以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技术水准、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等均领先全...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