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橘乡文苑
不敢享受的福份 (叶文玲)
2008年09月11日 16:13 来源:《黄岩文学》(第七期) 【进入论坛】

  ——《川藏行》之二
  
     黄龙与九寨沟,是大自然赐予此间的天然姐妹。

     九寨沟有多美,黄龙就有多俏;九寨沟的瀑布有多雄壮,黄龙这条“龙”水就有多汹涌。即便都头枕雪山,脉共一搏,她们的俏美和雄壮,却并不相似,那是大自然的美总有不同的姿颜。所以,人都说访九寨而不去黄龙,就像一轴墨韵淋漓的山水画只看了半卷,一首意境酣畅的古曲只听了半截。

     偏是不饶人的岁月不像自然那样宽容,就在我重晤了九寨沟、接着又欲看黄龙时,我发现:我再不能像21年前那样,潇潇洒洒地溯水而行,从“龙尾”走到“龙头”,一直走到“雪宝顶”去再识“尊颜”了。

     黄龙与九寨本是联共一体的游赏,而今的黄龙的保护措施,也与九寨沟一样。黄龙比九寨沟“难走”,是景区内没有专车可通而只靠步行。从入口到海拔3900多米的“雪宝顶”,是接连十几里的上坡路,没有相当体魄和脚力,实难登高望顶“一览众山小”的。

     21年后看黄龙,已见守护者为她专修了宽而结实的人行栈(便)道,假如出了意外需要吸氧的,中途还有几个免费的吸氧点;而如果遇上像我这样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人,也有办法:入口处也好,黄龙的中段甚至最后一程的栈道旁,都有三两成群“抬小轿”的山民在热情地恭候你。

     我以浙南乡下习惯,叫这种代步工具为“小轿”,在此处,则常被称做“滑竿”。

     但我仍然愿意称之为“轿”——尽管它披红挂绿非常小巧,毕竟是需两个体壮男子共抬的。在峨嵋山脚,在我们故乡的雁荡山,都有这样的抬轿者,他们常常蜂拥着热烈诱劝年老体弱的游人们:上轿吧,上轿吧,路很远,你走不了的,坐轿看风景多舒服呀,不贵的,价格是国家规定的,一点都不贵的……

     这次也不例外,我的耳畔再次响起这样淳朴而热烈非常的诱劝。比以前所见不同的是,黄龙的“小轿”,相当规范,因为黄龙“脾气”不好,时不时的下雨,故这些小轿顶上还都备有遮雨的塑布棚,又留着可一路观景的“窗口”。所以不用说,坐轿看风景,那真的会是很舒服的。有时,我会看一眼从身旁“滑过”的坐轿者,大多是半眯了眼睛在打盹,抱了孩子的女人还边逗边看,有的,则一路招呼同行者前前后后地为其拍照,可见那真是惬意得很。

     不知为什么,即便一向体力有限,脚力更差,在旅游时我几乎从不肯坐这小轿。即便落在同伴身后一大截,也会咬牙坚持到最后。那年登峨嵋,上山六十里、下山九十里全凭意志坚持走到底。这次也是,我下决心宁愿落在最后,也不肯“坏”了自己的“规矩”。

     这次,黄龙的轿工们,大概一眼就看出了我是肯定“不行”的。从入口起直到“中段”甚至最后一程,一路都有好几对抬轿的搭挡来劝说我坐他们的轿,有两位还小跑着紧随我走了一大截,直到我坚决而又气喘吁吁地加快了脚步,他们才无奈地罢休。

     当然,轿工如果碰上都像我这样的人,他们的生意就完了。坐轿与步行的路分两股,一路上,只见坐轿者和抬轿者也与步行的游客一样,兴致勃勃,络绎不绝。

     不知为什么,我对坐轿,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逆反”心理。

     其实,我对“小轿”本有特殊的感情。幼时我就知道:我那当乡村裁缝的外公,后半辈子是开轿庄——以出租迎娶新媳妇的花轿为业的,而我的母亲,从小就是为绣龙绣凤的花轿轿披飞针走线的能手。父辈们的许多故事都连着这珠翠披红的小轿,童年到青少年在故乡度过的日子,一听唢呐声,一见花轿行,我原先所知的故事就与款款而来的小轿绞缠一起,而至今,还会涌起如吃故乡杨梅那样酸甜交织的滋味。

     我之所以不想坐轿,当然也不是怕花这点钱。说实在,那么长的一段山路付这几百元的轿资,实实在在是不贵的。我不坐,是听不得那两个抬轿者在我身下的喘息声,听这声音我很难受,像亏欠了良心似的心里发堵。因为我知道,不管坐轿者怎样身材小巧,甚或体轻如燕,可我听得从我身旁“嚓嚓”而过的抬轿者,几乎没有一个不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仅仅为这一点,我就不肯坐轿。

     我当然不是假惺惺的人道主义,因为朋友们都说过:大家都不坐,他们吃什么?这是两便又自愿的事。要真有恻隐之心,就该去坐,让他们心安理得地挣这份钱,他们还真高兴。

     就在半道上,我曾见两个中年男子在与两个轿夫争执不已地“谈判”:因为这两个男子都是很壮的,退在一旁不说话的更是个大胖子,估其份量肯定在二百多斤。轿夫的意思,抬这样一位胖先生上顶,若还是常规价钱,不要说这顶小轿的容积有点问题,他们也实在吃不消,那位与其打交道的年轻壮汉一听便生了气,却又不肯罢休,你一言我一语的计较了许久,这个壮汉是宁可自己不坐也要先让“大胖子”坐了才安心,听得出来那“大胖子”好像是他的上级或“领导”……

     我听不下去,赶紧抖擞精神快步走了。

     也许是目睹了各种各样的情景,虽然我边走边喘,慢而又慢,但心情却是放松的。21年前寻踪辨迹的美好记忆一一涌在眼前,因为,玉液环山涧流铿然的黄龙,不仅时时闪出“金沙铺地”、“金瀑泻银”的奇景,时不时更有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盆景”彩池、玉翠彩池、纱萝彩池,以无穷无尽的野趣,使人在攀山越涧升降宛转间陡增精神,意趣无限。

     只为不影响大家的共同行程,我放弃了最后的“雪宝顶”一程,在走到“争艳彩池”时,适时地回头下山。当然有点乍别恋人似的怅怅不已,故而,心中的眷恋却更热似当年。

     我在想:如何更好地解决舒服的“观”与“走”的矛盾?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缆车”当然不可取,用现在的“人抬”似乎也有点……那个。怎样才是最好的?我说不出。

     我以敬重和珍惜的心情重访黄龙与九寨沟,就是因为她们异乎寻常的美,教我始识了美到极致的大自然;是她们教我们知道了应该怎样与其相处,是她们使我们懂得了惟与自然相处和谐,才能欣赏永久的自然,才能收获永久的美。

 

【作者】: 叶文玲 【编辑】:林海蓓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第8次专题研究“三大牵引性抓手...
官河古道项目入选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以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技术水准、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等均领先全...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