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常去乡下外婆家玩,最吸引我的,便是那脚踩水车了。那脚踩水车灌溉庄稼时,水车所发出的咿呀声至今时常仍愉悦地萦绕在我耳边,令我终身难忘。
脚踩水车用木头制作,木轮牵引着一条形似游龙般一节节舀着水的车水板,由二人或三人上身倚在胸前横卧的竹杠上,背朝河塘方向,用脚踩着从河面倾斜着向高处的庄稼地灌溉着水。踩车时大人们哼着不知名的小调,轻松自若,犹如玩着一项愉快的游戏,那样子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这些孩子。我常鬼使神差地迫近并着魔似的观看,以图一试。
机会终于来了,一次在大人们车水休息离开时,我忙约了一个小伙伴乘机而入,迫不及待地上水车欲大显身手。但上水车后那感觉根本不是我们平时想象中的那样轻松自如,无论怎样拼命踩踏都无济于事,不能转动丝毫。后来,我们用尽吃奶的力气 ,才将它转动了几下且灌上了几格水。就在我俩为取得了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时,由于放松了踩力,车轮蓦然打了倒转,只听得一阵噼呖啪啦声,一副好端端的车水板便被砸得肢离破碎,满车狼籍。同时,我俩由于受此惊吓,一趔趄都被抛入河中。此时天气乍暖还寒,幸好大人们及时赶到,捞起了“两只落汤鸡”并被押送回家。我们也因此受到严厉的批评。尽管这次祸闯得很大,但我学踩水车的念头始终未泯。
暑期的一天,我在外婆家,生产队长田大伯路过门口对我说,今天我教你踩水车。此时我别提多高兴,胡乱地吞了几口早饭,便兴冲冲地跟着田大伯将水车安装好。田大伯说,踩水车和其它农活相比虽是比较简单,但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遇天不下雨,尤其是大旱季节,每天我们忍着干渴、顶着烈日,不分昼夜地踩车,那份辛劳不像你们所想象的那样兴致好玩。同时学踩水车要认真并要有决心和恒心才能学会,踩车轮和你们学习功课一样不进则退,退就要遭受损失。然后他教我上车实习。开始时,我由于上次的踩车“教训”仍心有余悸,双腿总不听使唤,两只脚的步伐不是快了就是慢了,步子很不协调,好多次因跟不上而被“挂鳗”(双脚脱离踏轮,仅双手抓在竹杠上,整个身体悬挂在空中),却都被田大伯把我从半空中抓回来,幸免了“落汤鸡”之苦。这样多次“失足”,多次摸索,在田大伯手把手的耐心授教下,我逐步适应并能跟上他的踩车步伐,尝到了初试成功的喜悦。两天的跟班学车,我原白净的脸蛋被晒得黑里透红,脚底磨出了血泡。回到家后,浑身象散了架似的酸痛了好几天,皮肤也热辣辣的蜕了好几层皮。但我却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意,因为,我从中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体会到那种艰辛劳动成功后带来的喜悦与快乐!
深秋季节,在皎洁的月光下,我们用水车车干鱼塘水捕鱼。此时大婶们送来了在化灰堆中特制的又甜又香的烤红薯和鲜嫩可口的生菱角给我们当夜宵,我们欢快地踩着水车等待着鱼儿丰收的时刻。
往事已过去近五十年了,现在灌溉庄稼再也用不上水车那古老的玩艺,而早已被抽水机和自动喷灌方式所代替。如今碧绿的田野上那一朵朵蘑菇似的喷灌水花,在阳光下盛开得那样的美丽,那样的鲜艳。但孩提时代那咿咿呀呀的车水声却像一曲悠扬美妙的家乡小调,不时萦绕在我的心头,它激起了我对童年生活美好而温馨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