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橘乡文苑
 爱“俭”的婆婆(小小说)(王恒尧0
2008年09月12日 10:36 来源:《黄岩文学》(第三期) 【进入论坛】

华芳自嫁到夫家后,看到婆婆与人和善,不摆家娘的架子,没有小心眼,一家四人过得和和睦睦,心里高兴。但有一点看起来很不顺眼,婆婆仍抱住过去穷习惯不改。她与丈夫在星期日常去逛商店潇洒一回,买几套新款的衣服等,婆婆总要挑刺儿媳他们手头大,总要唠叨几句,心里不痛快。

婆婆退休后,家里事由她一个人承包,小孙子上幼儿班的接送当中,婆婆还搞点副业,在路上常捡来瓶瓶罐罐等废物出卖,还堂而皇之说:“钱靠一点一滴积蓄起来的。”熟人谈起这事,华芳羞于回答。

小孙子吃剩的蛋糕或面包,华芳随手想丢进垃圾桶里,婆婆随即抢回来说:“丢了多可惜,让我吃吧。过去,我做小人时做梦也梦不到有蛋糕吃。那时,能吃到晚米糕算是享受了,穷人家只用早米糕或蕃莳渣糕过年呀,咳!现在家里富了,这‘经济经’还是要念的。吃不穷,喝不穷,计算不当,还要受穷。”华芳听到最后一句话,心头一惊,但在肚子里却叽咕了几句:“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还念什么‘经’,扮什么‘假哭穷’”。

有一次,婆婆看到华芳把一条‘旧’毛巾丢了,就捡回来自言自语:半新半旧的把中间破洞去掉,可缝成一条小毛巾并诙谐地说:“还能当抹桌布用,让它发挥余热吧。”华芳闻言啼笑皆非,摇着头,认为婆婆身上永抹不掉一股“穷酸味”。

华芳对婆婆的生活习惯实在看不惯,有时在丈夫面前流露出不满的言辞:“婆婆有退休金,有钱不晓得花,有福不晓得享,还想当个守财奴……”。

世勤苦笑着说:“母亲大辈子勤俭惯了,一时改不过来。咳!过去我们娣弟俩人读书多么艰辛呀。父亲早死,家里穷,劳力少,种田靠亲戚帮忙,有时,母亲做临时工或搞点副业,攒点钱供我们读书,过去艰苦的生活经历深刻在她脑海里,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难怪她常说:我们这个家只能搞计划经济,不能搞市场经济。这句话对青年人是难以理解的。你家过去比我家好,也没有在我娘身边长大的,当然体会不到的。

丈夫的一番话,对她有触动,但是在思想上还是不能苟同。

他们的住家原在城郊生产队,1992年后,随着国家的发展城区扩大了,整个生产队划入城区,生产队农户的老住房都按城镇的规划重建新房。世勤大学毕业户口迁走了,华芳是居民户,婆婆是镇办厂退休的,只她的户口在农村,所得的田地款也少,家里两间旧房重建,一计算,还少四万元左右,夫妻俩心里犯愁,一时,一筹莫展。婆婆笑眯眯地手里拿着几张储蓄单递给儿媳,说:“我这里有伍万元,一部分是世勤结婚前的工资,一部分是田地出卖的收入,另一部分是节省下来的退休金和零零碎碎的收入,现在用在刀口上,这笔钱就派上用场了,你们拿去吧。

华芳听到这句话,顿时,脸孔刷地红了,羞愧地回想起自己过去化钱无度,背后还指责婆婆勤俭持家的言行是“穷酸味”、“守奴财”和“假哭穷”等浑话。现实已证明婆婆的言行都是实实在在的“理财经”,是家庭里一位善于理财的当家人。

 

【作者】:  【编辑】:林海蓓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坚定信心谋发展 实干笃行谱新篇 我区召开...
包顺富专题调研模塑、玩具类企业发展情况
区政府、区政协2025年度工作协商对接会召开
黄岩枇杷喜摘双项荣誉
坚定信心谋发展 实干笃行谱新篇 我区召开...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以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技术水准、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等均领先全...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