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橘乡文苑
黑暗中的灯盏(马明博)
2008年09月12日 10:52 来源:《黄岩文学》(第三期) 【进入论坛】

      柏林禅寺与我现在生活的北京,有300公里的距离。这对于交通发达的现代社会,并不遥远。然而,传统寺院生活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恐怕要比孙悟空一个筋头所翻的十万八千里还要远。

  一道围墙,一座山门,虽然可以看作佛界与俗界的边界,但是在人们的认识里,佛界与俗界之间没有交界处,或者说根本沾不上边。

  此刻,我静静地坐在柏林寺深处的一个房间里。

  如同一个婴儿被母亲环抱。

 

  黑暗是有力的,简洁的,让人感觉寒冷的。它静悄悄地到来,像一个张开的幕布,把光明隔开,黑色布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天黑下来,我静静地坐在黑暗里。

  此刻,若在城里,霓虹闪烁,市声嘈杂,无法享受黑暗里的静谧。

  黑暗包围着我。我一个人坐着,感觉到孤单。人生本来就是孤单的,即使是双胞胎,在离开母体前,也要一个一个地依次走进生命之门。在那一刻,又有谁能够和你携手同来?

  外面的人看着这个黑暗的房间,或许认为其中没有人。不,有人。我正坐在里面。我已经成为黑暗中的一个存在,一个生命,活生生的呼吸。在生活日复一日的磨损中,我感觉到这种不可知的存在,却为黑暗所困囿。正如在日常的生活里,不知道岁月将我引向何处。

  我希望见到些许心灵的亮光。

  我侧耳谛听寺院里的声响。远处传来一粒两粒的鸟鸣,隐约的,还有殿堂檐角的铁马(悬挂的铁制风铃)清冷的丁当声。

  我站起来,去寻找灯绳或者按钮。腿不小心被椅子碰痛了。我摸到了墙壁,心里塌实一点,摸到墙壁,应该能够找到灯绳或按钮了。眼睛看不到伸出的手,只能凭靠手的感觉,在墙壁上下摸索。

  四处摸索,却找不到灯绳或按钮。

  这时,窗外的灯亮了。

 

  我当初读到净慧老和尚的《生活禅开题》时,就有在黑暗中找到光亮的感觉。

  从自然现象来说,满目青山是禅,茫茫大地是禅;浩浩长江是禅,潺潺流水是禅;青青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满天星斗是禅,皓月当空是禅;骄阳似火是禅,好风徐来是禅;皑皑白雪是禅,细雨无声是禅。从社会生活来说,信任是禅,关怀是禅,平衡是禅,适度是禅。从心理状态来说,安详是禅,睿智是禅,无求是禅,无伪是禅。从做人来说,善意的微笑是禅,热情的帮助是禅,无私的奉献是禅,诚实的劳动是禅,正确的进取是禅,正当的追求是禅。从审美意识来说,空灵是禅,含蓄是禅,淡雅是禅,向上是禅,向善是禅,超越是禅。……

  禅无处不在,老和尚的话,点燃了我心里的一盏灯!

 

  为什么我们在生活里体验不到禅呢?老和尚也做了明确的开示。

  作为禅者的生活,它处处都流露着禅机,学人只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处处都可以领悟到禅机,处处都可以实证禅的境界。在生活中体验禅的关键所在是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所谓“  平常心是道”  。下面的一则公案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对怎样在生活中保持平常心或许会有所启发。

  有源律师问慧海禅师:“  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师曰:“  用功。”  曰:“  如何用功?”  师曰:“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曰:“  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  师曰:“  不同。”  曰:“  何故不同?”  师曰:“  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  禅者的吃饭、睡觉与一般人的吃饭、睡觉有着这样大的差距,这就是我们还不能在穿衣吃饭的日常生活中体验禅的根本症结所在。我们如果去掉吃饭时的“  百种须索”  和睡觉时的“  千般计较”  ,我们当下就可以与历代祖师同一鼻孔出气。

 

  深入浅出,如此简单,如此活泼。

  生活禅强调了生活与禅的同一性:在生活中实现禅悦,在禅悦中落实生活。生活的过程,就是实现禅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某些事物的执著,就是烦恼无明;承担且觉悟,就是禅,就是解脱。

  一提到光,就会想到灯光、阳光等。在禅宗,光代表洞察、智慧、般若。当佛陀进入一个漆黑一团的山洞,心中仍有洞察之光。在月黑的夜晚,当所有的灯熄灭之后,禅者的心中洞察之光依然常明。

  黑暗代表缺少了人的视力所及的光,以致无法见物;在禅宗,黑暗代表洞察力的缺乏,对真理的无知。无明,是人生真正的黑暗。一个人,如果缺乏了洞察力,即使他坐在太阳底下,仍可说是处在黑暗之中。

作者简介:马明博,河北省作协会员,现居北京。

【作者】:  【编辑】:林海蓓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第8次专题研究“三大牵引性抓手...
官河古道项目入选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以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技术水准、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等均领先全...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