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员把喂牛的一堆草料铲到小茅屋的屋檐上。
他儿子感到好生奇怪。于是问父亲:
“干吗不把草料放进槽里,这样岂不让牛更麻烦吗?”
“这你就不知道。书本上没学到过吧!”
“能不能说来听听?”儿子请教父亲。
“这种草料质量不很好,我如果把它放在槽里,牛就会不屑一顾,或者会糟踏许多。现在,我把它放到茅屋的屋檐上,牛只要伸长脖子,免费能够舔到,它就会努力去吃,直至把草料吃光。”
“噢!原来这样,真是一条贱牛。”儿子感叹说。
“不只是牛贱,其实人也一样,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会珍惜,永远得不到的也不会去妄想,而只有经过努力才能得到的才会感到珍贵。”
父亲说完后忙别的去了。儿子还在那里思索——目不识丁的父亲竟会悟出如此深刻的哲理。
虾、螃蟹和河蚌
水族世界要开展评选创新家活动。
由于第一次评选,评委会研究决定先由大家毛遂自荐。
第一个自我推荐者是虾——
“在水族世界里,只有我是向后行走的,祖祖辈辈为了这一创新行动,不知耗费了我们多少心血,遭受了多少非议。创新家非我们莫属。”
“胡说。”螃蟹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世上那有倒行逆施者可以评为创新家的。”
评委们觉得螃蟹的意见有理,一致否决了虾为创新家。
虾被否决后只好悻悻地后退而去。
第二个自我推荐的是螃蟹——
“我才是当之无愧的创新家,世界上没有谁像我们这样前进的方法,既不向前,也不后退,而是横行。为了这一点我们才真正耗费了所有心血。不是吗?人们有时为了证明稀有的东西,常说‘蟹血’……”螃蟹说得激昂慷慨,白沫横飞。
“笑话。”梭子鱼囔起来,“照你这样说,你滔滔不绝,积起来的泡沫也许有几桶,你是双料的创新家了。”
“是啊!一种自身的本能怎么能算创新呢?”评委们议论开了。螃蟹也只好偷偷地溜到一边。
这时,泥鳅开始发话:“创新家应该是河蚌,它已经创造出了珍珠。”
大伙一瞧,只见河蚌口中的珍珠晶莹圆润,玲珑透剔,光彩夺目……
然而,河蚌并没有毛遂自荐,它依旧是那样沉默而平和。
人生与荆棘
动物世界组织了一支特警队,在大草原上开展体能训练。
队员们忍着饥饿,越过沼泽,闯过了急流险滩,最后要穿越一片荆棘丛生的草地。
刺猬无所畏惧,一个劲往前冲,很快穿过荆棘丛生之地。
野马不需扬鞭自奋蹄,如入无人之境,踩死了大片荆棘。
山羊优柔寡断,很想躲避荆棘,却处处遇上荆棘,不但刺伤了眼睛,连嘴巴也划破了,淌着鲜红的血。
野猪畏首畏尾,躲躲闪闪,缩着身子,既想用嘴巴咬断荆棘,又想用脚踩倒荆棘,顺利通过荆棘丛,结果却弄得遍体鳞伤。穿过草地回首荆棘丛时竟晕倒了。
“而对荆棘,不同的态度就有不同的结果,人生的道路就是布满了荆棘,唯一的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面迅速踏过,对于自己遭遇的不幸想得越多,它们对于自己的伤害也就越大。”教官如是说。
企鹅的遭遇
南极洲的冰天雪地上,直立着一群企鹅向北眺望,似在企望,似在企慕,又像在企求什么。
马来西来的一位探险家来到这群企鹅前问:
“你们昂首遥望,有什么企图吗?”
“不能说什么企图。”一位企鹅首领说:“同伴们长年累月生活在这冰天雪地里,没有绿色,没有鲜花,已经有点厌倦了。”
“是啊!这里一年中还一半白昼,一半黑夜,谁能不厌倦这种日子呢?另一只企鹅说。
探险家走近企鹅,仔细瞧瞧这群企鹅,感到既可爱又可怜,由然动了恻隐之心:
“可你们不会飞行啊!”
“是啊!苦在我们都不会飞翔,要不然,我可以带他们去看看外部世界。” 企鹅首领失望地说。
“你们不是会游泳吗?外面的世界可精彩了。”探险家为企鹅指出了一条路。
“我们是会游泳,但浩淼的大海,我们是无能为力的。”一只企鹅在回答。
探险家觉得企鹅讲得有理,于是说:“你们搭乘我的考察船怎么样?”
“好啊!太感谢你这位先生了。” 企鹅们边说边手舞足蹈起来。
就这样,这群企鹅随着探险家的考察船来到了马来西亚这个美丽的国家。
然而,马来西亚是个热带国家,企鹅长期生活在寒带,身上长有厚厚的绒毛,没等这群企鹅上岸就全都昏死过去了。
猴子凿井
猴山干旱,水比油贵。
猴王一怒之下,命令全体猴子都去凿井。
半个月过去了,猴王接到的都是没有发现泉水的报告。
“这就奇了,难道猴山真的无水可找了。”猴王决定亲自视察凿井情况。
来到凿井工地,猴王看见工地上人山人海,凿的水井无数,几乎每个猴子都凿了一口井,但没有一口井发现泉眼。
经过猴山的老山羊感到奇怪,走到猴王身边问:“大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呀!”
“明知故问,你不知道我们猴山闹旱荒吗?我们是在凿井啊!”猴王抢白了老山羊一句。
老山羊捋了捋胡子说:“有这样的凿井方法吗?”
猴王听出老山羊话中有话,改变了语调问老山羊:“
“与其花这么多时间、人力和精力去凿这么多的浅井,不如花同样多时间、人力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老山羊指着道。
“啊!我怎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呢。”猴王边说边命令猴子们集中起来,改挖一口深井。
不出所料,若干天后,井底便冒出了泊泊的清泉。
树墩子、竹墩子
山民们要开发一片山坡。挖出了许多的树墩子和竹墩子。
竹墩子对树墩子说:“这下我们可算彻底完蛋了。”
“为什么这样悲观?”树墩子对竹墩子说。
“我同你可不一样,你或许有一天,人们还会用到你,因为你毕竟还可以烧火。”
“那你不是同样可用来烧火吗?”树墩继续反问竹墩子。
“你看我这个样子,周围全是根须,还有那么多泥巴围着,我想有所作为,除非盘古再世了。”竹墩子彻底失去了自尊,妄自菲薄极了。
“可不能失去尊严啊!”树墩子继续开导竹墩子。
然而大多数竹墩子丧失了信心,经不起风雨侵蚀,渐渐腐烂了。只有少数几个竹墩子听从树墩子劝慰,顽强地坚持着。
一天,大山里来了几位根雕家,要寻找树墩子、竹墩子做根雕。几只尚未腐烂的竹墩子和树墩子一道走进了大城市,走进了根雕厂,不久还远涉重洋,走进了人们的客厅、书房,成了人们赞口不绝的艺术品。
这时,这些竹墩子才真正明白:自尊是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