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苦难是令农家子弟羽翼奋起的激素,更是历练人生的最好导师。
1、 徐新 (1365 ~ 1438)
茅畲大澧人,明建文二年( 1400 )进士
一个元朝末年出世的苦孩子
总令人想象一些牛犊被狼烟呛着
那年,正是这个又名明善而气壮胆大的少年
挺身高堂虚张声势、指手划脚
替被诬入狱的父亲辨析详明以伸冤屈
在官吏惊讶的眼眶里
支撑其幼时家山的那根栋梁 轻松获释
大澧溪的石头久经沧桑
在北岸 风声隐约中“进士坊”已无处可寻
知县南康时的江西百姓至今没有理由不敬仰
曾经不畏豪强均徭减赋的父母官 坚拒请建生祠
升永乐御史巡按北京只能让你的腰杆倍加挺拔
不顾“言事忤旨”还怕什么弹劾皇亲
数度遭贬的直臣 即便是贬任越南
也难改执政为民明镜高悬的心性
欣闻 朝廷对你的考核结果照旧是稀有的“称职”
2、 章陬 (1413 ~ 1459)
院桥前宅人,明正统元年( 1436 )进士
一名幼年即无父爱的农家子弟
固然可怜,固然没有不发愤的理由
一个发愤攻读日诵数千言的孩子志存高远
十六岁乡荐荣膺第二名 身居陋室
小“榜眼”称誉南乡——二十三岁入进士第的礼部主事
新星耀眼但走不出三十七岁的阴差阳错
转任兵部武库主事 专业不对口并不妨碍你的鸿鹄之志
修《宋元史》《续朱子纲目》著《书经提要》《诗文集》
哪一项何尝不是伤神劳命又功德无量的苦旅
日以继夜,你可以坚持整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但你注定挺不过1459年的那个冬夜
天顺三年十月二十一日,你象往常一样
从史馆上班归来,象往常一样你回家继续加班加点
卧床休息定然是在秉烛批阅完材料的子夜 谁料
你的专注竟让睡梦中一个才华出众的自我就此仙去
呜呼 终年四十又七的古代“过劳死”!
3、 王启 (1465 ~ 1534)
院桥柏山人,明成化二十三年( 1487 )进士
如果历史从正统年间溯回今天
黄岩知县郑达即可拿下“希望工程”大奖
笞刑之前的“千里马” 终究逃脱不了他的火眼金睛
一名家贫质慧靠差役混口饭吃的苦孩子
在知县郑达的慷慨解囊下续学
一个及第未授职即谢世的无福进士的贤孙
在知县郑达的亲切关怀下圆了“进士梦”
在你跟前 纵奴掠民的皇亲张鹤龄、目无法纪的内官董让
与四百座淫祠一起轰然栽倒 宋诗《兄弟吟》
在你主审的公堂上由争夺家产的弟兄反复对诵
居然成为化解手足恩怨而当庭息讼的妙方 濂溪书院
白鹿洞书院还有文天祥祠,被你建在黎民大众的心坎上
我从皖、赣、鲁到川、桂、黔、滇 虔诚追寻你奇崛的仕途
始信执法不阿直言抗上的刑部侍郎自可身陷囹圄而置之度外
遥想年逾花甲的
而后人满怀崇敬 庆幸能在《柏山文集》里读懂你的清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