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测试
“新黄罐”在创新中成功“越冬”
2008年09月27日 09:42 来源: 【进入论坛】
  在宏观趋紧、成本上涨的艰难时期,浙江黄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今年1-8月,黄罐销售额已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到今年年底有望达到1.5亿元,比去年生产总值6000万元翻了一番多。

  作为国内最大的橘罐生产加工企业、中国罐头十强企业,黄罐公司正面临这样的局面:黄桃优势被安徽占领,橘子罐头向湖南、湖北转移,企业劳动力紧张、资源日益匮乏,同时各种国际贸易壁垒层出不穷。很明显,黄罐的传统优势已趋式微。那么是什么促使其取得骄人业绩的呢?这主要得益于今年年初进行的大幅度结构调整,缩小了水果罐头的经营规模,开辟一个新的重大科技项目——低值鱼类综合利用的研究开发。

  黄罐选择这个项目源于一个调查发现:台州有着丰富的中上层鱼类资源,近几年由于海洋资源开发过度,大中型鱼类资源受到破坏,从而使生物链中的小鱼小虾迅速繁殖起来。这些渔获的小鱼、小虾和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统称低值鱼类,约占渔获物的28%,一般作为垃圾直接丢弃,造成环境污染。

  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商机。今年年初,黄罐公司迅速行动,发挥自身食品加工方面的技术优势,对低值鱼类中的主要品种鲣鱼进行研究开发,通过反复试验,研发了最佳鲣鱼食用加工工艺。紧接着,公司开展市场开发、生产车间改造和技术人员培训。3月,公司投入600万元,将原来的速冻蔬果车间改造成鲣鱼加工车间,同时将马口铁包装的水果罐头全线“下岗”。公司还与泰国一企业签订了3年的供销合同。

  鲣鱼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鱼油,污染环境,公司技术攻关小组反复研究实验,研发了油水分离技术,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还将分离出的油脂加工成高附加值的鱼油,经分离处理的废水也达到了排放标准。他们甚至将加工后的鲣鱼废弃残渣加工成动物罐头和饲料、鱼粉,使得生产过程基本上没有了废弃物。

  借助新项目,“能耗大户”还实现了成功“瘦身”。据黄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前公司生产水果罐头,每天用水量达200吨,新项目上马后,用水量平均每天减少到20吨。

  据了解,黄罐已投入2000万元资金,计划年内全面完成水果罐头向鱼罐头的转移。

【作者】:  【编辑】:吴荧渊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第8次专题研究“三大牵引性抓手...
官河古道项目入选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以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技术水准、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等均领先全...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