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文化配送、千名文艺家采风橘乡、文明行动日……
由这些轻松的字眼构筑起来的快乐活动,就是台州市黄岩区委宣传部的最新作品。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使黄岩区的宣传思想工作富于创造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他们的独创性,成就了宣传工作的一个个亮点。
“周末文化配送工程”和理论学习“两制”(区管干部理论学习积分制、基层理论学习中心组旁听制)考核,分别得到省委领导的批示肯定。“周末文化配送工程”被评为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提名奖。“微型党课”教育载体和“黄岩市民评议十大陋习告别身边不文明的行为”等引起国内媒体的高度关注,多家媒体对此作了报道。
那么,黄岩区宣传工作的亮点是如何闪亮的呢?
微型党课:基层党员最爱听的“故事会”
11月8日,是周末。这天中午,黄岩区宁溪镇下周居农民陈福林家十分热闹。8位农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围着镇党委委员李斌,边拉家常边听李斌宣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伙围绕农村创新发展、农民保障机制等感兴趣的话题开展热聊。陈福林高兴地说:“镇干部到我们家里,像讲故事一样为我们上党课,我们需要听什么他们就讲什么,使我们知道了好多党的惠民政策,这种形式我们农村党员最喜欢。”
针对基层党员,特别是农村党员居住分散、农务忙难以集中的实际,黄岩区在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推出 “微型党课”这一载体,把党课搬到了基层党员的家。“微型党课”主要采用三种形式。一是“民情恳谈会”形式。就是让农村工作指导员和乡镇街道机关驻村(居、社区)干部利用中午和晚上休息时间,小范围地邀请部分群众,采用拉家常的形式,用群众的语言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并结合群众的意见切实为民办实事。二是“讲白搭”形式。就是组建“黄岩白搭”队伍,编写《科学发展暖人心》等唱词,走村入户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三是“农家故事会”形式。就是从村里物色“说书”能手,以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以讲故事的形式,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至今,这个被群众称为黄岩的“百家讲坛”的“微型党课”,已举办了1500多场次。
“微型党课”的最大特点是:边入户宣讲、边听取意见、边解决问题,促使各级干部在主题教育活动中与群众互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催生了一批为民办实事的惠民项目。黄岩区开展了千台电视机送贫困户活动,让全区目前尚无电视机的贫困家庭也能及时收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共享基本文化权益。北洋镇党委吸取群众意见,在较为偏僻的罕溪头等3个村创办了村级“百姓百事便民代理室”,让各村的“大学生村官”们当起了“村民代理员”,短短两个月就为300多名村民代理办证、咨询。区民政局将涉及23户104人,上访不断的上垟日溪村水库移民问题予以全力破解,帮助移民户重新落实了宅基地,为20年没有解决的难题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两制”并举:理论学习最有力的“助推器”
如何全面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如何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评体系,掌握区管领导干部在职学习“学什么”和“学得怎么样”?黄岩区积极探索和实施“区管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积分制”和“基层党委(党工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旁听制”。这两项制度的实行,使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有了机制保证。
通过累积积分的方式,对全区每位区管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这是黄岩区建立的区管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积分制。参加积分评定的项目有10项,每项按百分制设定分值,一年为一个考核周期。考核的内容包括学习时间、参加培训、理论考试、平时学用结合、学习笔记、撰写理论文章或调研报告等。区委宣传部、区委组织部定期公布区管领导干部全年积分情况,对积分排名位于前30名的区管领导干部,予以通报表扬和适当奖励;而对积分70分以下的区管领导干部,取消其评选各项年度先进资格,并进行一次理论补考。积分考核结果存入干部档案,作为干部年度评优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与此同时,黄岩区委还实行基层党委(党工委、党组)理论学习旁听制。这一制度有三个特点:一是随机确定对象。基层党委中心组每月5日前将当月中心组理论学习的主题、时间上报区委宣传部。区委宣传部根据上报情况随机抽取若干个基层理论学习中心组作为当月旁听对象,并抽调旁听人员参与到旁听对象中心组理论学习会的全过程。二是明确旁听重点。旁听人员通过学习、观摩、记录、查台账以及专题辅导等全程参与学习全过程,重点了解基层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过程中学习对象是否到齐、学习主题是否突出、学习时间是否充足、中心发言是否准备充分、学习讨论是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等问题。三是强化旁听效果。在旁听中,及时把区委中心组近期的学习情况向基层党委中心组通报。在区委中心组学习时,把基层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旁听情况及时向区委汇报。通过上下联动,增强了区、乡镇街道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的互动性。同时,制定了基层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旁听制量化考核打分表,对旁听结果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各地各单位宣传思想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旁听制度”在指导、推进中心组理论学习中的作用。
“两制”的提出,初步解决了理论学习无章可循、缺乏制度约束和自身动力的问题,在区管领导干部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学有所思,思有所行,理论学习武装和丰富了领导干部的头脑。去年,全区区管领导干部共撰写理论文章或调研报告400多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60多篇,在市级以上研讨会或征文比赛中获奖20多篇。如区发改局副局长许学政潜心学习、深入调研,仅两年来就发表论文15篇,为上级党委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
理论学习也使党员干部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台州市委宣传部、组织部还专门联合发文,要求全市各地学习借鉴黄岩的做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考学制度。
文化配送:现代农民最喜爱的“大舞台”
随着黄岩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改善了,摆脱贫困奔向富裕的农民呼唤更高层次的文化营养。为改变农村文化相对落后的现状,满足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黄岩区组织实施了“周末文化配送工程”。
“周末文化配送工程”,就是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培育农村文明新风”为着力点,以“讲给农民听、送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做、排解农民难”为主题,以“送科技、送法律、送卫生、送文艺、送电影”为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整合优质文化资源,集中定期开展的联动式、组合式的文化综合配送工程。
黄岩区实施的“周末文化配送工程”,概括起来就是“三五制”:
——整合资源建“五团”。由区委宣传部牵头,集区文广新局、区卫生局、区司法局、区科协等部门的优质文化资源,组建科技、法律、卫生、文艺、电影5个服务团,以“农民缺什么,我们就送什么”为宗旨,编写服务菜单,供各地“点菜”,实现文化有针对地配送。
——创新服务重“五性”。一是配送时间坚持长期性。要求在每月的第一个周末集中开展活动,形成雷打不动的长效机制。二是配送内容强调针对性。在科技方面,针对各地特色产业开展技术培训咨询。如了解到西部山区以果树竹笋种植为主要产业,就派相关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果树竹笋种植实地技术指导。在卫生、文艺、电影方面,事先调查服务对象的文化需求,送上合“胃口”的文化服务。如了解到西部山区老人拍照难,就组织摄影协会会员上门为当地老人提供免费的摄影服务;在老人比较多的村就送上以戏曲为主的电影;针对山区缺医少药的状况,组织“流动医院”开进小山村,为群众送医送药。三是配送原则注重公益性。坚持不花农民一分钱,不给农民增加任何负担。如卫生下乡服务团还免费向村民分发一些感冒、中暑等常用药。四是配送范围重在全面性。在区里组织“五送”下乡的同时,各乡、镇、街道也同步开展“五送”下村(居、社区)活动,营造文化服务全覆盖的态势。五是配送对象实行公平性。配送服务着力向文化相对薄弱的西部乡镇倾斜,把文化配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贵在坚持抓“五制”。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成立领导小组,设立活动办公室,在每次活动前,召开工作协调会,安排具体活动内容,确定服务人员。二是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全社会共同推进的新机制。三是形成宣传发动机制。在活动之前以海报、广播、乡村干部通知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制作宣传展板进行现场宣传,让更多的群众享受配送服务。四是严格考核评价机制。把各地各有关部门开展活动的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营造大力支持农村文化服务的大环境。五是健全总结表彰机制。每次活动开展后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同时,每年对“周末文化配送工程”进行回顾总结,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周末文化配送工程”,改变了文化财富城乡分配不公现象,保障和维护了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维护和实现文化公平。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周末文化配送工程”在西部乡镇共计送出科技、食品安全、卫生、法律等各类宣传资料1万多册,在法律下乡过程中进行法律援助办理案件有128件,为老人免费摄影服务500多人次,送戏下乡28场次,电影下乡1441场次,科技人员下乡300多人次,培训农民3000多人,医疗队下乡110多次,为1万多名山区农民进行义诊,免费送出和让利送出价值10万多元的药品。
“周末文化配送工程”,实现了“文化常下乡”、“文化常驻村”,使得农村文化日渐繁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同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整合到文化配送之中,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此外,在文化配送过程中,各乡、镇、街道也积极创新文化服务载体,如澄江街道的“流动书库”,沙埠镇的“文化超市”,院桥镇的“五下乡”服务队,屿头乡的宣传文化中心等。
经常性的“文化下乡”激活了“乡土文化”,在“周末文化配送工程”的推动下,各乡镇街道纷纷组建业余文化队伍。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有300多支业余文化队伍。同时,在配送活动过程中,有计划地组织举办音乐、美术、摄影、腰鼓、秧歌等各类培训活动,挖掘、培养“乡土艺术家”,让他们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带头人。
“周末文化配送工程”成为黄岩区推动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抓手,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成为深受农民喜爱的“大舞台”。
文明行动:守护家园的“大联动”
今年6月17日,黄岩区委办、区府办联合发文,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 “文明行动日” 。
实施“文明行动日”计划,是该区大力推进文明素质工程,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大创新。该区将每月的20日定为“文明行动日”,以“牵手文明、守护家园”为主题,精心策划7大主题活动,做到“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6月20日,该区的首个“文明行动日”——万名市民“劝导不文明行为”大行动启动。当天,举行了“牵手文明、守护家园,文明行动、从我做起”大签名活动。志愿者服务队、社区工作队、礼仪宣传队等分头上街或进社区开展文明礼仪宣传。
劝导不文明行为是文明行动的“第一要务”。黄岩区在开展万名市民“劝导不文明行为”大行动中,组织机关干部、志愿者、中小学生、广大市民,到街头、社区等公共场所,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逆向行车、酒后驾车、闯红灯、损坏公物、翻越栏杆、穿越绿化带、占道经营、乱设摊位、乱晾晒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8月,开展万名市民“告别不文明行为、评议十大陋习”大行动,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评议生活陋习,通过自评互评使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到,不良习惯不仅破坏环境卫生、危害他人健康,而且有损黄岩形象,从而自觉告别不文明行为,逐步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此举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本报以《黄岩万名市民评议“十大陋习”,告别身边的不文明行为》为题,在头版头条位置报道了黄岩的这一做法。新华网等国内各大媒体也同时对此作了大篇幅报道。
学习文明礼仪,倡导文明新风,是文明行动的重要举措。7月,黄岩区开展了万名市民“迎奥运、学礼仪、讲文明”大行动。通过向广大市民发放“奥运与礼仪”读本、“新开门七件事”宣传扇、“文明出行”小册子等宣传品和组织“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知识竞赛活动等方式,大力普及奥运基本知识和文明礼仪常识。9月,开展万名市民“践行社会公德、弘扬文明风尚”大行动。结合第六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大力开展以“做文明公民、建和谐黄岩”为主题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制作公民道德建设和文明礼仪展板,在全区各社区巡展。充分发挥青年、巾帼、红领巾、夕阳红、义工等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围绕公民道德建设,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践行文明行为,共塑黄岩形象,这是文明行动的落脚点。10月,该区开展了万名市民“倡导文明出行、构建和谐交通”大行动。开展“十类重点车文明行车规范”行动,加强对出租车、公交车、军车、机关公务用车、电瓶自行车、摩托车、人力三轮车、公务员私家车、建筑工程车、中巴营运车等车辆文明行车的引导和管理。归口管理单位出台相应的文明出行规范措施,并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引导。加大“十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整治,交警部门加大对超速、超员、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超车、违法停车、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无证驾驶、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文明行路十条车规”的宣传,在当地媒体中反复宣传开车常怀感恩心、超车并线要打灯、车内备好垃圾袋、夜间会车别斗灯、不绕行减速坎、不长时间占据超车道、不随意变更车道、不酒后驾车、不乱按喇叭、不长时间使用远光灯等“文明行路十条车规”。11月,该区开展万名市民“清洁黄岩、美化家园”大行动。组织机关干部和广大市民在城区所有路面、广场、城中村、居民小区、单位庭院、居民住宅及其房前屋后和各类市场、商业门店、工厂、学校、车站、建筑施工场地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活动。
文明行动效果最明显的是养成了市民的文明习惯。区建设局局长陶智敏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城区沿街乱停乱放的现象管不胜管。现在,市民自觉摒弃了这种陋习,我们的管理也轻松多了。”
文艺采风:橘乡黄岩最形象的“宣传窗”
今年5月至11月,黄岩区组织开展了 “千名文艺家采风橘乡黄岩”的活动,以展示橘乡黄岩的美好形象和发展前景,激发文艺家宣传黄岩的创作热情,提升黄岩的文化品位。
这次采风活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展示黄岩形象的 “大手笔”。5月1日,在永宁江城区至澄江段(以永宁公园、中国柑橘博览园为主)开展“情感之花——黄岩生活”为主题的首届“幸福黄岩”大型婚典采风活动。5至7月,在黄岩经济开发区开展“工业重镇——黄岩制造”采风活动。6至8月,在黄岩西部(以上郑大瀑布、富山大裂谷、浙东十八潭、头陀划岩山、长潭水库、上洋景区为主)开展“生态之旅——黄岩名胜”采风活动。6至11月,在江口(东魁杨梅)、澄江(柑橘)、上洋(芋头)、屿头(紫莳药、蔬菜)、长潭(胖头鱼)北洋(桃、李)开展“绿色之乡——黄岩特产”采风活动。在即将举办的“第十届中国·黄岩柑橘节”期间,将举行“金秋十月——黄岩蜜橘”采风活动。与此同时,全年以分散与集中结合的形式,开展“千年黄岩民俗”采风活动。
半年来,参加活动的文艺家们寻古韵、挖民俗,访名胜、写名景,采名品、颂名牌,即兴创作出文艺作品上万件,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橘乡黄岩的形象。
黄岩橘文化历史悠久,早在三国已有蜜橘栽培,至唐朝被列为贡品。今年5月橘花飘香之时,区委宣传部、区文联、区新闻信息中心、区广播电视台和澄江街道共同主办了首届黄岩(澄江)橘花节。这次橘花节的主题是用文学艺术的视角解读、弘扬橘文化。文艺采风活动也在这里拉开帷幕,有新闻文艺界采风活动,有书画笔会、弘扬橘文化论坛等,还有本土艺术家们自编自导、原汁原味的京剧、越剧、诗歌表演,以及对流行歌曲的崭新演绎,节目充分展示浓厚的田园乡村气息。
9月19日,采风活动进入西部山区永宁江源头——上郑乡的黄岩溪,全国各文艺家协会在黄岩的会员共47人参加了采风。文艺家们深入到黄岩大瀑布、黄岩石等景区采风,在浙东南两军会师纪念馆赡仰革命先烈,书法家们即兴挥毫,为纪念馆留下墨宝。
异地采访:黄岩商人最亲切的“乡亲会”
黄岩商人,是黄岩“青藤经济”的主力军。为进一步激励全民创业、全面创新,黄岩区组织开展“走南闯北黄岩人”异地采访报道活动,实地采访和集中报道一批富有创业创新精神的优秀黄岩籍在外企业家。
异地采访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工商联、报纸、广播电视等部门组成异地采访报道组,分3个阶段陆续到建有黄岩在外异地商会的上海、杭州、昆明等地,对当地优秀黄岩籍企业家进行实地采访。同时,在区级新闻媒体上开设《走南闯北黄岩人》专栏,边采访边报道。这一活动的第一阶段已顺利结束,报道组走访了部分在沪优秀黄岩籍企业家,先后报道了充分诠释80后商人精彩人生的上海元邦树脂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文华、车轮里转出商界传奇的综合性轮胎销售公司上海钱力经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宝国、从补鞋匠到上海滩“金兔”羊毛衫主人的上海金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仁忠、从“家具巨子”到商界“经营奇才”的中国最大的家具出口企业思达可家具(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星定、以“诚信起家,品牌远航”的上海起帆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桂华。这些优秀企业家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情系家乡、回馈社会的善举,引起了家乡人民的广泛关注和良好反响。
异地采访,激起黄岩商人反哺家乡的热情。报道组在采访过程中向企业家们介绍了家乡的新发展、新成就,并及时传达了黄岩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决策部署。“亲不亲家乡人,甜不甜家乡水”。在外闯荡多年的异地黄岩企业家们,都有着浓浓的家乡情结,他们纷纷表示全力支持家乡发展“总部经济”,并表示要尽力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