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测试
通讯方式变迁记
2008年11月27日 16:56 来源: 【进入论坛】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选登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我们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小时候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最通俗解释也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成了我们梦寐以求的生活目标。生活在小县城的我,对于电灯,那时早已不再陌生,而电话却是让人充满遐想。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正是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我那时因工作在金清,和家人、同学的联系基本上是靠书信的。工作之余,没有多少文化娱乐,每每夜深人静,坐在灯下,把自己看书的感悟或工作的烦恼写在信上与远方的朋友一同分享。可一封信往往要一个星期才能寄到,即使收信当天就回信,也要半个月才能交流一次,这对于独处异乡的人而言,思念是何其“遥远”!所以那时的我们往往一次会寄出很多封信,就像放飞了无数个希望,然后等着回信。每每收信,我总会用一种惊喜的心情看待这个突如其来的客人,内心时时涌动着一份被关爱的幸福。

    书信在带给我快乐的同时也因为其速度太慢留下些许遗憾。记得有一次自己写信给同学,让她帮忙去邮局替同事抢购一套纪念邮票,可不幸的是当她收到我的信,发行日子却过了,书信误事成了常有的事。可那时打一个电话也是十分的不方便,那时的电话是手摇电话机,黑色的机身,显得大而笨重。打不是同一个城镇的电话就算是长途了,电话中间得有人转接数次,还常常掉线,颇费时间。即使侥幸打通了,声音也小得听不清楚。

    记得九十年代以后,电话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时已有了程控电话。可在当时能有条件拥有电话的家庭,实在是凤毛麟角,拥有一部家庭电话,是许多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记得有一次晚上去同事家做客,无意中发现她们家居然安装了私人电话,我仔细地看着那电话机,真想亲手拨个电话,可当时想遍所有的同学、同事、朋友,竟然没有一个是家里有电话的!而同事告诉我,其实这个电话也没什么大作用,只是她老公联系业务用……此后,坐在家里拿着电话聊天成了我心中幸福生活的一种象征。

    后来老公经常出差,每一次出去,总让我牵肠挂肚。家里装一部私人电话,成了我最大的梦想。1995年,我在拿了一笔会钱后,便咬牙交了不菲的初装费,安装了私人电话,从此老公在外地也一下车忙着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把牵挂的时间大大缩短。而坐在家里煲电话粥更成了常事,曾经的“幸福生活”如今是唾手可得了。

    后来,又流行“BP”机,从数字机到中文机,越来越先进。BP机风靡不久,又出现了一种叫“大哥大”的机器。所谓的“大哥大”其实就是进化前的“手机”,只不过当时他的外观笨重,体积又大,一般都是黑色,天线又长又粗,难怪有人又叫它“大砖头”。尽管如此,在上世纪90年代,能拥有一部“大哥大”,就等于拥有了尊贵的身份。

    随着时光的流转,现在手机也渐渐普及了,我家就连刚上高中的女儿,也有了属于她的手机,成天忙着和同学发短信,不亦乐乎。有了手机可以很方便地一拔就可以知道对方在干什么了,那是何等方便与快捷。

    弹指一挥间,揭去了神秘面纱的电话和手机,早已普及到了普通百姓家中。不仅如此,电脑、因特网已遍布城乡。人们端坐家中,就可以与万里之遥的亲朋进行“面对面”的聊天,充分享受网络时代的无限惬意。

    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从书信到电话到如今的电子邮件,期间的变迁只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缩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微不足道的书信发展史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作者】:  【编辑】:林海蓓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坚定信心谋发展 实干笃行谱新篇 我区召开...
包顺富专题调研模塑、玩具类企业发展情况
区政府、区政协2025年度工作协商对接会召开
黄岩枇杷喜摘双项荣誉
坚定信心谋发展 实干笃行谱新篇 我区召开...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以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技术水准、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等均领先全...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