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仲夏,老天爷的脸色真是说变就变。这不,刚才还是朝霞旭日,阳光明媚,没想到一放下早饭碗,陡然间就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紧接着滂沱的大雨就像倒黄豆般倾泻下来。
此时的我,正后悔莫及的站在综合大楼走廊下,眼巴巴的望着这铺天盖地的“不速之客”,心里就像揣了一只炭炉——火烧火燎的。这里,离我上课的教学楼还有大约两百多米。平常日子穿过这条灌木夹道的小路最多也就只需两三分钟。可眼下这鬼天气,如果要硬闯,跑到教学楼,全身都准会闹个“透背凉”。
“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陈红的《常回家看看》乐曲声响起,早读课的时间到了!我徘徊在走廊下,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站在我身边避雨的十几个学生更怕迟到挨老师的批,个个骚动起来。有的双手抱头,不顾一切冲进雨幕;有的勾肩搭背,两三人合着一把伞,踉踉跄跄的“落荒而逃”;还有几个看上去小巧玲珑,娇娇滴滴的小女孩则各自撑着把图案精美的“天堂小雨伞”,袅袅婷婷的闪上小径……
现在,走廊下只剩下我一人了——噢,不对!身旁不远处还有一个小女孩!她,身高一米六几,颀长而又窈窕的身材,红扑扑的脸蛋,乌溜溜的眼睛;后脑勺一左一右扎着一只黑油油的扫把辫子,就像两只飞舞中刚停歇下来的羽毛毽子,忽闪忽闪的,浑身上下洋溢着活泼而又调皮的朝气……这女孩我面熟,大概是九年级哪个班的。不过,真是“冤家路窄”,如果她不“健忘”的话,一定至今还会“恨”得我“咬牙切齿”。因为就在上个礼拜,轮到我值日的那天,站在校门口巡视的我老远就看到这小女孩袅袅婷婷的走过来,直到在离校门口几十米的“锦溪桥”头才开始带上“小黄帽”。“遵守交通安全规则敷衍塞责、阳奉阴违”!这是违反我们学校校规的。我当即把她拦了下来,疾言厉色的批了她一通,末了,还给了她个“扣除德育分”的处分。记得当时,这位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屈的女孩面红耳赤的跟我顶了起来,尤其是看到我扣“学生的命根子”——她的德育分时,更加情绪激动,气得眼圈都红了,竟把小黄帽往地下一摔,就冲进了校园……
吔?小女孩手中还抓着一把小伞,此时此刻却还独自一人在走廊下踱来踱去,一副心神不定、迟迟疑疑的样子……她这是在等谁呢?为什么还不去上课?铃都响了大概有一两分钟了,她竟还这么无动于衷?嗐!现在的女孩子啊!
“老师,您过去吗?和我合伞行吗?”忽然,身后响起一串莺啼般的声音。我一愣,往四围看了看,没有别人,只有我!一转身,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小女孩居然已经踱到了我的身边。一双略带羞涩的乌黑大眼睛仿佛是在热切的询问着我。我愕然,一时大脑竟有些“短路”,手足无措,瞠目结舌,然后是木然的点了点头,机械的紧贴着她的肩膀闯进雨帘……
风,刮得正紧,粗大而又急骤的雨点就像鞭子一般横扫过来,似乎要蛮横的从女孩手中夺走那把小伞。我们跌跌撞撞的艰难前行着。小小雨伞根本无法遮住两个这么大的人。俩人虽然头挨头,肩贴肩尽量缩小空间,但仍然几乎只能遮住两人的肩膀。看得出来,为了尽量让我少淋一些雨,小女孩顶着狂风骤雨,努力有意将伞往我这边挪,到教学楼的走廊下时,她右边的半个身子衣服已经被暴雨浇得透湿,紧紧的贴在身上。还没来得及等我向她道声“谢谢”,小女孩就一阵风般的冲上了二楼——她们的教室……
“渭城朝雨挹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教室里,早已响起孩子们一片琅琅的古诗诵读声。此刻的我,却还在愣愣的望着小女孩消失的背影,怅然若失,鼻子发酸,眼眶也似乎有些热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