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橘乡文苑
黄岩历代柑橘诗辑录
2008年12月02日 17:01 来源:《黄岩文学》第十四期 【进入论坛】

  黄岩历代柑橘诗辑录

  黄岩橘乡,誉满中外。种橘历史,上可溯至东汉;即从唐代贡柑算起,也已有1300年历史。翻阅地方文献,得有关柑橘的诗歌凡40余篇。这些诗,大抵为当时名人之作。尚有不少佳篇,见于宗谱、笔记。据县志艺文篇云:邑人著作,传世者不到十分之一,可见遗佚之多而存者实为难得。今将自宋迄今有关柑橘的诗歌辑录于下:

  1、 北宋左纬写的《过人所居》:

  “试问春蚕第几眠,柳条如丝雨如烟。

  池蛙相应昏昏月,海燕初归漠漠天。

  卒岁未妨资橘柚,余生应识付林泉。

  他年卜宅如相近,且种壕头十亩莲。”

  左纬字经臣,县东人,宋政和年间以诗名,著有《委羽集》。这首诗既匡正元代林昉的《柑子记》“宣和中,台柑犹未知名”而另备一说;也告诉我们这时橘农生产已初具规模,而在年尽腊月时可以橘柚之资供给家用了。

  2、“一自温台包贡后,洞庭罗浮齐避席。”

  这是曾宏父在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任台州知府时写的诗句,说明黄岩乳柑又继唐代列为贡品,并且质量已超过洞庭与罗浮齐产的老牌名橘。

  3、朱熹的《次韵吕季克橘堤》:

  “君家池上几时栽,千树玲珑亦富哉。

  荷尽菊残秋欲老,一年佳处眼中来。

  朱熹于宋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到黄岩兴修水利讲学。是时“钱氏以勋旧贵戚来居台”他们为了给皇家送礼,到黄岩来买柑橘,“为楮(币)动以万计”,头陀、断江橘区,“地余四里,皆属富人。”

  4、南宋江湖派诗人戴复古号石屏,他浪迹江湖“几五十年”。一次,他碰到“海陵光孝长老骥无称,山谷(黄庭坚)后也,共谈时事,且诗黄岩柑橘之美”:

  “俗子避形影,僧家共往还。

  高谈犯时忌,妙语发天悭。

  霜后思新橘,梦中归故山。

  何时免奔走,终老白云间。”

  此外他还有《送青柑与秋房》诗:

  百果之中无此香,青青不待满林霜;

  明年归侍传柑宴,认取仙乡御爱黄。

  5、这时还有舒岳祥作的《赋橘花》:

  “璘娥琢月翦冰花,著叶团圆更不斜;

  只把青葱争玉树,不将夭冶斗金沙。

  吹香自满骚人国,成实还宜野叟家。

  老我真成被花恼,尊前坐叹复行嗟。”

  舒岳祥字舜候,宁海人,宋宝佐四年进士。宋亡不仕,隐居教授,为赤城书院堂长。

  同时,还有宋理宗时与兄同登乡科俱能文号二李的李森写的《庐墓有感》:

  “流水绕门去,愁云压径斜。

  天人烧柏子,有客问梅花。

  橘熟猿窥树,池空鸟啄花。

  自伤寒谷日,不及照昏鸦。”

  6、元代柑橘诗仅发现《慎余先生环清轩初会》上首:

  “环清初试酌,披豁见情真。

  醉蟹凝胶腻,香柑噀雾新。

  襟怀原落落,笑语自津津。

  最爱门庭静,超然远市尘。

  作者潘从善字择可,元至正中以进士累官承直郎同知制诰兼国史编修,工古诗文,善小楷,名重士林,著有《松溪集》。诗中醉蟹,香柑,正是沿海橘乡十月间美食。

  7、到明代,留下来的柑橘诗较以前多了。明建文二年进士徐新,字德新,历任监察御史。后因忤中贵人而左迁县令。他在异乡尝橘,倍思家乡丹橘,作《扈从至凤阳尝橘》:

  “丹橘我所爱。十年不得尝。

  云游与寄寓,邻国杳难望。

  及兹忝扈从,驿骑来凤阳。

  见此洞庭实,灿然盈顷筐。

  中官邀我留,慰我久渴肠。

  剖剥喷香雾,入口甘琼浆。

  琼浆未云贵,所贵乡味长。”

  8、程完,明永乐二年曾为花九老会作序。他写有《次韵彭道人山居》七律一首:

  “尘土何曾到竹房,仙家无事日偏长。

  看花曳杖春风暖,点易研朱晓露凉。

  地底甘泉通橘井,瓮头新酒注糟床。

  他年有约相录处,芝草琅玕满径香。

  9、王弼、字存敬,号南郭,明成化进士,任兴化太守,终于任所。著有《南郭集》,在《舶上谣》中咏香橙:

  “千艘飞过石头城,猎猎黄旗发鼓声;

  中使面前传令急,江南十月进香橙。”

  10、咏香橙的还有明崇祯进士横街柯夏卿。他在《寒夜兀坐》中写:

  “幸得移山住,山深夜亦长。

  拨炉寻宿火,揉纸续檠光。

  寒鼠喧敧枕,霜鸡拍短床。

  堂前供绣佛,频梦惹橙香。”

  11、明代历史地理家、旅行家徐霞客游雁宕经黄岩时写出了:“未解新禾何早发,始知名橘须高培”的诗句,上一句写的是席草,下一句是写滨海斥卤之地种橘要打“墩”,

  12、明弘治十三年,提学副使赵宽到黄岩,叫当时七八岁的店头神童章克震作橘诗,由于耳濡目染,他挥笔立就:

  “珠样团圆金样黄,洞庭湖上傲秋霜;

  剥开皮肉香生手,陆绩怀时出九江。”

  (注:陆绩,三国吴人。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归以遗母。)

  13、明代橘诗还有诸生应兴允写的《和王伯起眼前秋色好》:

  “眼前秋色好,静对惬幽人。

  岚净山容古,霞明水际新。

  擘柑香入雾,酿蔗冷浸醇。

  潇潇随衫履,陶然趣自真。”

  14、吴伯通的《橘泉为黄岩陈允谟赋》:

  “传得神仙术,青囊无别材。

  根深灵橘茂,井渫冽泉甘。

  活物同时雨,论功愧尔梅。

  乾坤多沴气,赖此救民灾。”

  15、武林人正岩和尚,曾居明因寺,善诗,著有《同凡集》。他写了《黄岩小橘甚佳喜题一绝》:

  “橘花如雪忆长州,橘子黄时到古瓯;

  多谢吴天怜远梦,飞霜酿出洞庭秋。”

  16、明清之际,出现了唯一写朱栾的诗。这是著名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写的。黄宗羲字太冲号梨州,余姚人。他在《寓黄岩》诗中写道:

  “临海饶风物,旅情亦渐移。

  朱栾山客饷,方物野僧遗。

  村酒成红曲,山肴脯柿李。

  明朝值令节,社鼓赛王维。”

  黄岩西城旧有西园庙,庙祀王维,每年二月二庙会时,演戏敬神,并有诗画挂展。黄宗羲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冬南游天台、雁荡,曾寓居台州,其诗应写在次年二月初一日。

  17、清代康熙年间邑人叶光烁另一首题为《答袁鲁山别后怀韵》:

  江上相看水急流,白蘋风挂一帆秋;

  归来抱膝松林下,载舟双柑忆日游。

  18、黄岩诗人朱廷简的《采棉歌》中有句云:“台之浒、橘之浦”。嘉庆年间,张泰有《以江田橘遗南陔》:

  “不羡霜丸出洞庭,江田新摘满林星;

  手香经夕惊还在,梦渴兼旬顿觉醒。

  愧少封题三百颗,略供熏习十分馨;

  回肠似共秋苞远,更为诗癯论食经。”

  张泰字玉铉号芍田,以江田橘送人,满口称赞橘子好,毫无自谦之辞,可见黄岩橘已为橘中佳品而不羡洞庭“霜丸”了。

  19、同时,还有韩修纮的《晚望北园》:

  “秋畦老囿换新容,橘柚云深山万重;

  但使园林常五色,不须惆怅故候候封。”

  韩修纮字元同,著有《山天楼诗集》、《青汗堂诗史续集》。他在诗中曾用《史记·货殖列传》中“蜀汉江陵千树橘,此人与千户候等”的典故,说明是时黄岩人又已种橘致富了。

  20、林孔哲《秋兴》:

  “橘绿枫黄又一时,半生岁月感差池。

  张家父子衣仍布,孟氏子妻髻当椎。

  兰玉栽培陛下影,萱花妥贴镜中诗。

  不堪门第重回首,恐惹秋肠尽学痴。”

  21、仿川东民歌竹枝辞作橘枝词,最早见于宋叶适的:“蜜满房中金作皮,人家短日挂疏蓠,判霜剪露装船去,不唱杨枝唱橘枝。”清代,黄岩则有《西江橘枝词》。一为张平作:

  “菱花无藕又无莲,杨花成絮不成绵。

  不如种出西江橘,听歌一曲好团圆。”

  22、另有应昆作的二首:

  “参差红影小红楼,大姐扶肩妹上楼;

  下枝红迟上枝早,姐妹同根各自愁。”

  23、“采莲清唱望江南,风味差迟各自谙;

  莲子相思为心苦,橘子相思为心甘。”

  张平字六星。应昆字启斌号玉山,著《啖蔗集》。两人都是嘉庆时人。

  24、临海人宋世荦,清乾隆五十三年举人。他的《黄岩道中》是写城南发展小橘的诗:

  “平畦嫩橘矮于桑,海气侵肌午亦凉,

  路入绿荫春未老,细花如雪惹衣裳。”

  他殁于道光元年,诗篇应为嘉庆年间作品。

  25、清道光中,有夏畴借橘《咏怀》诗。夏,城关中巷人,字子范,著有《培风阁诗钞》。诗云:

  “后皇有嘉树,受命生南国。

  绿叶纷素荣,曾枝锐剡棘。

  园果搏青黄,文章烂雕饰。

  任道本深固,一志难徙植。

  夏王厥包贡,矜宠待申锡。

  嗟尔内精白,幼岁可师式。

  委身落玉盘,岂必冀见食。

  即今霜雪贸,苏世仍独立。

  变枳勿为良,常恐逾淮北。

  木性不天飞,何能借羽翼。”

  26、同时借橘咏怀的还有蔡柔的《橘园》:

  “橘园风景异,此木正多荫。

  夏到花如玉。秋来子似金。

  陆生怀孝行,屈子起忠心。

  亦有凌霜操,谁来赏独音。”

  27、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陈辉任黄岩县令,给吴县孙义钧送黄柑、金橘,从而留下孙义钧写的两首橘诗。

  陈大令辉宰黄岩饷黄柑、金橘谢之以诗:

  “溪山第一小樊川,吏隐来探古洞天。

  诗占永嘉郁温尹,不须桃实羡神仙。

  题封比贴手缄开,霜后分甘三百枚。”

  28、《黄岩》:

  “海国看城市,闽瓯自此分。

  诗才戴处士,武烈戚将军。

  橘柚编篱护,芙蓉莳药勤。

  炎蒸岂过岭,十月尚诛蚊。”

  29、下梁举人梁宗炳在《陨石歌》中有“嘉庆十七岁壬申,维时十月恰中旬。橘柚成果花复发,咄咄怪事何频频”之咏。

  30、清代嘉道年间,邑人施彬的《适亭稿》中有《摘橘诗》:

  平皋晚稻罄登场,小雪村边摘橘忙;

  采得骊珠新出颔,携来猩血灿盈筐。

  仙踪不复留棋叟,客座从凭堕陆郎;

  竞赛园婆烧短纸,姑苏卖价视多昂?

  31、作于清诞光二十三年的泽国戚学标孙女戚桂裳《新设家子海防暑歌》有:

  双崖夹峙凌高秋,一分东分大海流;

  贾舶乘潮集如蚁,贩柑不远来东欧。

  稻秸沙堤化廛市,警跸曾闻驻天子;

  地名肇锡建炎年,父老相传容或是。

  鱼盐美利擅一乡,握算居奇善经商;

  烟火毗连良莠混,伺虚小丑或跳梁。

  古治章安久迁置,弹压何堪冀佐贰;

  虽有楼船控水军,毋乃不济防海事。

  二三士子鉴前车,未雨绸缪计足夸;

  沥胆叩辕诉形胜,德星移照东海涯。

  32、葭沚《周氏宗谱》序中有“此间乐其,争看黄橘千灯;到处为家,笑指青山一桁,”指的是宋赵构在金鳌山下椒江上放橘灯的典故。

  33、清代尚有施鸣皋的《送黄鉴纯归里》咏橘:

  “秋晴高馆菊初黄,放艇澄江归兴长:

  严濑浮烟光荡漾,钓台如画景苍凉;

  风吹红叶胭脂色,雁叫空林橘柚香。

  此后相思云树隔,好凭飞梦妻君乡。”

  34、花厅王汩《送王牧堂先生归里》:

  “寄路云烟佳句收,溪桥宛转歌夷犹。

  钱塘夕照桐屿,镜水残潮带沃州。

  磵户橘秀奴塍课,海田秋老鹤应谋。

  分甘更值杨梅雪,到日团圆荐玉瓯。”

  35、王笠舟的橘诗:

  落花无数点莓苔,秋雨潇潇客不来。

  别有霜天好风景,满山红橘似杨梅。”

  36、清未王漱岩,精于书法,曾任兆桥王子裳知府幕僚多年。他关心桑梓柑橘,原想仿蔡君谟荔枝谱而作橘谱。橘谱今未见,却写有柑橘诗文。其《望金鳌山》云:

  “椒关日落思茫茫,秋老金鳌跸路荒;

  南渡柑灯风飒拉,北朝花蕊月悲凉。

  回头彼岸都成佛,被发深山好放狂;

  沧海横流归不得,天台未必是仙乡。”

  37、清宣统二年(1910年),他前后两次游南京,参观南洋劝业会中有黄岩橘展出,赋以《黄岩橘》诗:

  “徽州包梨清可口,江西甘蔗味还留。

  孤负十年霜信好,家山红到橘千头。”

  38、民国年间,有刘春煦的《柑酒听鹂》

  “欲医俗耳民诗肠,赖有黄鹂舌如簧。

  一盍携来深树外,好音怀我敢相忘。”

  39、刘春煦还写有《采橘谣》:

  “并州快剪刀,剪剪风霜里;

  剪声和钏声,声声彻纤指。

  浅碧小筠笼,满笼堆乱红;

  郎爱笼中实,侬惜枝头空。

  采莲寸心苦,采橘两心甘;

  莫徒甘在口,郎心多二三。

  下枝红较迟,上枝红自早;

  迟早采由郎,选色休颠倒。

  生怪郎馋口,剖橘分多边;

  轻易勿分开,分开不团圆。

  情根孕情果,结成合欢球;

  不有花并蒂,几能果并头?

  橘柚爱故乡,逾淮变为枳;

  变枳不成材,郎莫弃桑梓!

  生长橘柚村,橘中自有乐;

  酿得橘成浆,侬与郎共酌。

  繁实聚千头,致富比千户;

  但得聚头长,何妨老林圃。

  蚕桑既有税,柑橘亦有租;

  若问柑橘租,儿家自有夫。”

  40、徐寿有《苍溪竹枝词》:

  “近郭参差第几都?橘林霜后碧成朱;

  西邻阿姐神针好,绣出寒林剪橘图。”

  41、《洋屿罗氏宗谱》有罗敏之写的《正月竹枝词》:

  “礼物探亲岁岁筹,篮儿式样仿杭州。

  内藏饼饵荸荠橘,更有双包在上头。”

  42、民国20年间,胡步川工程师在夏家洋造西江闸。他任职期间写有《西江杂咏》与《西江闸完工有感》。身在橘区,写了不少涉及柑橘的诗词。今录其《西江月》词:

  “拟植江干细柳,还我闸畔青枫。

  绿荫水上覆晴空,下有帆樯舞弄。

  四面崇山绕翠,双江清水弯弓。

  橙黄橘绿蓼花红,一段秋光目送。”

  43、林奏丞,西林园主人。1929年在永宁街,时城已拆去,前附城橘木均集眼前而咏《登楼观橘》:

  “繁星点点满园间,叶绿霜浓色正殷,

  好景年年当此节,橙黄橘绿解人颜。”

  44、杨晨书法集句: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宾客,柰何阻重深。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45、日军侵华战争期间,沪、杭相继沦陷,沿海交通阻塞,柑橘难以运销出售,货弃于地。这时又出现这样的民谣:

  “爷种橘树三年大,爹锄橘园日连夜,

  熬尽苦辣盼橘熟,卖得橘钱难还债。”

  46、陈叔亮1986年作《故乡改良品种新橘丰收》:

  “不因镜里鬓毛秋,老去还思作壮游;

  闻道故乡新橘熟,昨宵飞梦到台州。”

  47、许冰天《澄江十月》:

  “十月澄江景未寒,金辉摇荡碧波澜;

  渔帆隐隐林边过,香雾空蒙渡浅滩。”

  48、郑开甸《登马鞍山》:

  “燕巢岩畔燕南飞,双宝矶边塔影微;

  橘绿休嫌黄叶老,江澄漫望彩云归。

  六潭治水滋陶菊,丫髻回光漾夕晖;

  自笑书生终潦倒,一肩明月照蓑衣。”

  

【作者】:  【编辑】:林海蓓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坚定信心谋发展 实干笃行谱新篇 我区召开...
包顺富专题调研模塑、玩具类企业发展情况
区政府、区政协2025年度工作协商对接会召开
黄岩枇杷喜摘双项荣誉
坚定信心谋发展 实干笃行谱新篇 我区召开...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以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技术水准、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等均领先全...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