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西部山区巨变系列报道(上)
30年沧桑,30年巨变。
75岁的宁溪镇下周村村民周士杰见证了黄岩西部山区30年巨变。他说,过去,西部山区偏僻落后,一穷二白,如今,水泥公路村村通,不少村庄漂亮的楼房连片成群,环境整洁优美,大部分村民脱贫致富。
当地干部把黄岩西部山区的巨变原因,归结为三点:扶贫帮困引智,让农民致富;发展特色产业,让农业增效;因地制宜发展,让农村变化。
扶持的形式丰富多样
翻开黄岩西部的版图,可以清晰地看到,这里有六乡一镇,166个行政村,总面积达471.6平方公里,占黄岩区总面积的47.71%,人口10.26万,占全区总人口的18%……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及各种因素,台州东西部的发展有着较大差距。黄岩西部山区发展的滞后,凸显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协调,影响了台州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并直接关系黄岩区乃至全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能否预期实现的一件大事。
如何加快西部发展?“扶贫开发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市委书记张鸿铭说。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帮扶黄岩西部开发”热潮在台州掀起。特别是近几年来,这股热潮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推动下,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开始向纵深发展。
据统计,仅2002年以来,市级机关和三区共牵头组织400多个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近20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山区扶贫开发工作。
扶持的形式丰富多样,有政策扶持、科技扶持、农产品销售扶持等多种方式,鼓励农民创业脱贫致富。对集体经济“空白村”,积极扶持他们参与旅游开发、小水电开发和创办其他经济实体,旨在增强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目前,已有3个乡镇的村集体经济无收入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富山乡山高谷深,草木葱茏,各种品种的兰花很多。马鞍山村的徐存祥在自家房顶养了2000多盆兰花,年收入达到好几万元。
像徐存祥这样的养兰大户,在富山乡有上百户,他们多则三五千盆,少则二三百盆。山农们巧念“兰花经”,把平时从山上挖来的兰花养在家里,精心管护,以增加收入。
李玉旺是富山乡李家山村人。与李家山村的许多村民一样,李玉旺的家看似普通的砖瓦房,里面却摆设着齐全的家具,以及类似公寓楼房布局的客厅、卧室和储藏室。当前农村富裕家庭的生活要件,在这位西部山区的农民家里几乎应有尽有:电视、冰箱、沙发、煤气灶、摩托车……李玉旺家的变化,正是黄岩西部山区新时期扶贫开发成果的一个缩影。
低收入农户也要奔小康
经过多年努力,黄岩西部山区欠发达乡村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低收入贫困人口依然存在。当地扶贫委统计,西部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还有2万多户,接近6万人。
这些低收入人口大多居住在高山深山、水库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地区,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很低,加上自身素质条件较差,家庭经济底子薄弱,因病因灾极易返贫。
怎么办?黄岩的做法是,在搞好产业发展、促进大多数农民致富的同时,大力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促使低收入农户增加收入和欠发达地区农民均衡协调发展。
在产业帮扶中,上垟乡帮助低收入农户明确产业发展项目,户均提供4000元的生产扶持资金,发展种养殖业,建立起了长效的增收渠道。泮山头村低收入村民泮中杰家里长期养猪,但都只养一二头,属于“小打小闹”。今年,他养了13头猪。他告诉记者,乡里对每户养一头生猪的,补助800元;对每户养2头生猪的,在第一头补助的基础上,对第二头补助600元;对每户养3头以上的,在一、二头补助的基础上,每头补助500元。他说,这笔补助很可观,如果效益好的话,明年他想进一步扩大养猪规模。
移下山来还要富得起来
西部山区毕竟山多山高,特别是一些人员稀少、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的高山自然村和地质灾害隐患点,与平原比较,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明显落后,要让这些群众脱贫,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实施移民下山。
但是,长年累月生活在高山深山的群众,由于久居大山,对外界接触机会少,对新鲜事物的认识和接受能力弱,加上家庭贫困,实施“移民下山计划”难度很大。
早在2001年,黄岩区政府就出台了高山移民政策,规定对下山移民每户补助1万元,用于移民安置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区政府又出台了补充规定:移民户在原来补助的基础上,每人再补助1000元。
优惠的移民政策,调动了群众移民下山的积极性。6年时间里,黄岩区先后建立了28个移民小区和移民点,共接纳高山深山低收入农户移民2378户、8086人。
移下山来还要让他们富得起来。当地政府采取多种办法,确保每家低收入农户有一个以上劳动力参加劳动技能培训,使之成为具有现代市场经济头脑的新型农民、工人。近4年来,黄岩区共培训各类农村劳动力1.3万人,转移就业7000多人。
4年前,吴德法从700多米的高山移民下山,现住在上垟乡莆新小区。记者在他家发现,各种电器应有尽有,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说,刚下山时,他和妻子都接受了技能培训,他搞水果贩销,妻子到一家企业打工,现在已是这家企业的车间主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