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区深入实施“东部提升、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战略,积极推进“八网八区”建设,不断加大交通建设投资力度,加快交通建设步伐,全区交通条件明显改善,交通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交通建设为我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强劲的推动作用。
康庄工程:农民进城之路不再遥远
2008年3月份前后,宁溪镇凉山村通村公路路基竣工,交通不便的状况得以缓解。“我们村路通了,进村方便了,以后要常来玩啊!”该村65岁的项阿婆在得知公路路基建成后,第一时间拿起手机给家住城关的亲戚报喜。
在凉山村村口,48岁的朱大婶正忙着把刚砍下来的竹子堆放起来。公路路基的建成大大方便了竹子的运输,朱大婶告诉记者,以前交通不便,竹子要用人工背到山下,卖100公斤竹子仅赚10元钱。如今竹子的收购价涨了,搬运费又减少了,她可以很方便地在村口卖竹子,同样卖100公斤竹子,能够稳赚60元。
公路修到家门口的凉山村仅是我区实施康庄工程的一个缩影。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历时5年的康庄工程已接近尾声,目前,全区累计建成康庄工程620公里,通村率、硬化率均达到98.5%。联网公路共16条计46.55公里,已完成5条计12.6公里,开工6条27.4公里。2008年,我区共立项通村公路路基改造项目4个,计23.2公里;路面硬化项目4个,计23.2公里;宁溪镇凉山村已完成水泥砼路面建设,上郑乡小英山村路基开工,屿头乡高钻村完成路基2千米。
越走越宽的康庄工程,使受益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可喜变化。以前,有些乡镇的农民到城区一趟,要在路上花费近半天时间,现在只要半小时到1个小时就足够了,节省了时间不说,还提高了办事效率。过去,因为路不好走,很多农户肩挑背扛地把农产品运出去卖,乡村康庄工程实施后,农户们告别了这种苦日子,现在外地商贩都开着车到农户田头来收购农产品了。
节假日运输:群众高兴出门平安回家
“再见!”
“一路顺风!”
2008年2月4日,来自安徽五河的马文河挥手告别了黄罐集团的同事,与老乡们一同踏上返乡的大巴。
2008年春运期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交通受阻,返乡旅客出现大面积滞留。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区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克服各种困难,在确保安全、有序的同时,圆满完成各项突击抢运任务,累计发出班车3970个班次,发送旅客59517人次,其中仅黄罐集团的民工返乡人数就多达8000人。
据统计,2008年整个春运期间我区共投放客运车辆369辆,客位8860座。向外省籍调配了42辆车、5条线路、1688客位,共完成旅客运输量302.26万人,旅客周转量8491.69万人公里。可喜的是,任务虽然紧张艰巨,但期间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实现了“平安、有序”的春运工作目标。
2008年,国家调整了法定假期,我区也随之调整制定了运输方案,落实具体措施,及时组织安排运输车辆,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狠抓源头管理,严防责任事故的发生。各节假日期间未发生旅客积压、滞留现象,保持了零事故、零伤亡的安全生产态势,圆满完成了假日运输工作。
路网建设:打造城市交通发展新亮点
2008年2月20日,我区群众翘首期盼的甬台温铁路台州客运场站马鞍山至王林与埭东至奇石岙公路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壮观的施工场面让在当地生活的群众和途经这里的人们纷纷驻足观看。
甬台温铁路台州站设在我区北城街道王林村,作为台州的中心客站,不仅承载着台州9个县市区的主要客运任务,同时还是台州上百万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交通渠道。其中,马鞍山至王林与埭东至奇石岙公路工程是我区实现“八网八区”建设目标、优化交通环境、拉大城市框架、建设火车站新区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它的开工建设对改变黄岩的交通大环境、促进黄岩城区东联和北延、加快火车场站区块开发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北院线长塘至仙浦汪段新建工程、82省道延伸线山头姜至康山改建工程、104国道青岭至黄土岭改建工程和104国道西复线窄桥拓宽工程等“三线一桥”重点工程年度计划全面完成,82省道复线及连接线、104国道民建至北洋连接线、北院线南延工程等三项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扎实推进……
2008年,随着各项交通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我区路网建设进一步延伸,黄岩道路四纵五横的基本骨架顺利推进,我区城市建设的框架进一步拉开,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实现我区“东部提升、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战略创造了积极的外部条件,路网建设已成为我区城市交通发展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