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喜欢吸烟,总是提着那根已泛黄了的烟竹筒,“巴支”“巴支”地大口抽,烟叶都是他自己种的,味很浓,一般人肯定受不了。父亲还爱喝酒,并能自己酿酒,自己做出来的老酒总是那样的香醇。
听父母说,解放前我家里很穷,根本没有自己的土地,母亲帮人家烧火做饭当佣人,父亲则帮有钱人家做长年,后来又不顾路远迢迢跑到宁波,挣些工钱养家糊口。
那时候,父亲他们都是步行到宁波的,要走好几天时间才能到达。他曾告诉过我,走远路也有窍门。每次和他一道出发的伙计们,开始时走得都很快,往往把父亲落在后面,但最后还是父亲比他们先到目的地。
父亲也曾告诉我,大哥很小就去了宁波做工,路上都是父亲背着他走的,走累了便放下来让他自己走一会,然后又背着他走。这些情景,大哥怎能忘怀,所以他对父亲的感情比我们几个兄弟都深。
要说父亲的胆子,那可真不小,解放前他在宁波做长年时曾跑过地下交通呢。
那时候,宁波四明山区有我们共产党游击队的队伍,很活跃,影响也很广泛,有许多黄岩籍的长年都在那个时候参加了游击队,走上了革命道路。
我想,选择父亲送信的原因,一是像父亲这样的劳苦人靠得住,二是一般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和怀疑。所以组织上便经常把一些秘密信件交给父亲,叫他去送,所好,父亲都能顺利完成任务,从来没有暴露过。后来听父亲讲,有一次新四军北撤时,领导曾动员他和他们一起到江北去,因为当时家里有五六口人吃饭,父亲没有去成。
解放后,上了年纪的父亲劳动热情很高,在建造长潭水库劳动中表现突出,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被誉为当代“老黄忠”称号。
父亲是个极其平凡的人,一生勤劳、正直和善良,把我们拉扯长大真的不容易。我更要感谢父亲,他宁愿自己苦点,还是把我培养到高中毕业。
如今,父亲早已离我而去,关于他的故事我说也说不完,但留在记忆里的点点滴滴,却令我永远难忘。
(选自《橘乡科普文艺》)
【作者】: 心 泉 【编辑】:林海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