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橘乡文苑
铿锵腰鼓(钱国丹)
2009年02月04日 16:02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我喜欢腰鼓,也喜欢打腰鼓的人。我认为腰鼓是集舞蹈、体操、打击乐器为一体的艺术,是最好的健身活动。
在我七八岁时,家乡忽然兴了起了腰鼓热。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姓殷,男性,说一口舌头卷得很厉害的普通话。他随身带着个大红腰鼓,鼓槌上的红绸子一扭一扭的,像两个小仙女在跳舞。
      殷老师什么课也不教,专教腰鼓。那时学校都穷,置不起正经腰鼓,街上也没有标准的腰鼓卖。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就去买来那种玩具腰鼓,咚咚咚地敲到学校里来了。
      殷老师把他们排成队,喊着立正稍息。我们就站在一边看热闹。一会儿,殷老师的手指就直直地戳到孩子们的脸上:你,挺胸!你,提臀!你,干嘛站得像麻花似的!可纠正姿势不是件容易的事。他生气了,就从队伍里刷刷地拉出去几个,接着又喝口令,再拉出去几个。几番下来,场上稀稀拉拉的只剩下四、五个人了。
      殷老师把目光转向外围的我们。然后喝令我们站队,又是几次刷刷的筛选,才勉强凑足了20个队员。
      我们唱歌般嚷嚷道:殷老师,我们没腰鼓啊!殷老师说,自己想法子去!
      我不知道别家的孩子是怎样想法子的,反正我回了家,一提出买腰鼓的要求,就遭到母亲的拒绝。她说:买什么买,钱呢?但是母亲并不想放弃这么难得的学习机会,于是她说:我替你借去。
      不知她跑了几户人家,也不知她说了多少好话,最后将腰鼓借给我的是九间的郑巨可家。母亲千叮咛万嘱咐的,让我保管好这个腰鼓,不能碰坏,不能掉到地上摔裂,更不能丢失……我把头点得像鸡啄米似的。我这人虽然粗心,但当时把腰鼓看得跟命一样,心想我一定会善待它,我丢什么也不会把它丢掉。
      殷老师先教我们打腰鼓的基本手法,步法;然后,他表演了跑马步,游龙步,虎跃步,鹤舞步……他一会儿来个鲤鱼打挺,一会儿来个鹞子翻身,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  我们学得不怎么样,或者说,离殷老师的要求甚远。尤其是那些高难度动作,或是拉不开架子,或是小里小气地动作不到位。殷老师常批评说:阴柔,南方的阴柔!
      不管怎么样,学校总归有了自己的腰鼓队,遇着个节日什么的,拉出去就是一个节目,热热闹闹地让人高兴。
      有一回排练过程中,我内急了。我把鼓槌往茅坑板上一放,还来不及解带呢,一支鼓槌一滚,自甘坠落地滚进粪坑去了。我顿时如雷轰顶,站在那里半天动弹不得。
      我不敢把这个悲惨的消息告诉母亲,怕招来一顿好揍。我也无法把那支倒霉的鼓槌捞了上来。从此,我陷入被追讨鼓槌的尴尬和痛苦之中,甚至上学都不敢从巨可门前经过。我的腰鼓生涯也从而此告终。
      文革期间,我在一所小学里当教师。那时隔三差五就要来个革命大游行,学校自然不敢落后。拉出去的就有彩旗队,红绸队,腰鼓队等等。我带的是歌舞队,一路行进,且歌且舞;我们唱着: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我们有多少贴心的话儿要对你讲,我们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对你唱……
      孩子们很努力,可是街道拥挤,人声嘈杂,歌声都被淹没了。我心想,就凭我们这个样子,毛主席他老人家能听得见吗?正在惶惶,但见腰鼓队打头的高举大钹,锵!锵!锵锵!钹声过后,腰鼓声起:咚嘭咚嘭,咚咚嘭咚嘭!大家的精神一下子振奋起来了。
      是的,腰鼓声是宏大的,是底气十足的,谁也别想压制它。
      前几年我去过一次大西北,欣赏了正宗的腰鼓演奏。年轻汉子们头系白羊肚手巾,敞开着的对襟布袄用一条红腰带扎紧了。他们的腰鼓,有搁在脖子下的,有挂在胸口上,还有的是顶在脑袋上的;他们身上背着的腰鼓,或一个,或两只,或大大小小一串串的。他们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猿窜鹿跳,龙腾虎跃;带起的黄土似烟,似雾,似风!
      我怀着一种虔诚,聆听鼓声铿锵。它们似大海澎湃,似黄河怒吼,似兵车隆隆,似雷霆万钧;那仅仅是腰鼓吗?不,那是不屈不挠的中国魂啊!
      西北毕竟离我们太远。我把心收了回来,去关注我们本地的腰鼓队员们。她们都老大不小了,她们的身材当然没有少女的苗条,她们的皮肤也没有妙龄时的光滑和弹性,可她们是振作的,是健康的,是乐观向上的,总之,她们的状态很好,让我佩服。
      咚咚的腰鼓敲奏出她们的第二个青春,红鼓红衣映得她们脸色红扑扑的。
      我想,打腰鼓的女人不老!

 

 
【作者】: 钱国丹 【编辑】:林海蓓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第8次专题研究“三大牵引性抓手...
官河古道项目入选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以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技术水准、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等均领先全...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