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橘乡文苑
工 地(章云龙)
2010年02月24日 11:04 来源:今日黄岩2009.8.5 【进入论坛】

我的新家,位于城乡接合部。正对面,是一片农田。春天,油菜花开,金黄、金黄的色彩在一片绿色中摇曳。边上,野草疯长,与油菜争春。农业文明中整齐划一的田畴与原生态共存,像是一幅田园画铺展着。田野边,环绕着一条不大不小的水沟,清泉汩汨地流淌着。夏夜,还能听到不时响起的蛙声。秋天,农作物收成了,田野的泥土裸露着,一行行的田地里农人们又开始了播种,大多种植蔬菜。

每天,旭日初升时,迎着晨风,我驶车前往市内上班。夕阳西下,太阳像圆盘似的高挂在西边,落日的余辉把周围的房子、田野染得金黄,只要是晴天,这样的美景常与我相伴。

我庆幸,我每天还能呼吸到来自村庄的带有野草味的气息,还能看到乡野的朝露和在田野上空升落的太阳,当然还有一片蔚蓝色的天穹。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近二年。有一天,蓦然感觉到田野开始荒芜。只是偶尔的看到还有一两个农民在几垄不规则的菜园边劳作着。周围,野草疯长着,水沟边的水也不清澈了。田野的生机突然间似乎消失了。私下一打听,这片农田已属开发商所有,周围的田野都会成为未来我们这个城市的商业街区,只是有个别习惯于劳作的农人不愿土地荒芜着,私下种一点蔬菜发挥着土地的“余热”。我曾有多次与正在菜园里劳作的农人交谈,农人告诉我,荒着,多可惜啊,不如让土地长点东西。从他们朴实的言语中,我隐约地读出他们为失去世代耕种的土地的无奈与依恋。就这样,我见不到成片农作物生长的蓬勃气象。莫名中,每天总有一丝若有所失。

作物退,野草进。还好,在春天,土地虽然失去了田园的况味,我还能见到一片绿色。读书累了,临窗观绿,养目提神的功效不失。春日,一小片的油菜花、稀稀拉拉地在杂草中高高地探出头,随风摆动。夏夜,凉风习习时,星星的灯光与夜幕掩映下,尚能领略到一丝田野的况味。秋天,草枯了,几株小树的绿色醒目了,秋风、秋雨也别有滋味。冬日,北风的肆虐状在一片空旷的田野里打转,一览无余,一觉醒来,推开窗,冷气直射而入,让人打个寒颤,空气出奇的清洌,再观田野,寒霜满地,秋风、秋景、秋阳水乳交融,好一幅秋日风景画。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多,每天,我感受着窗外的风景。可好景不长,突然有一天,我看到拉着碎石的车辆开进了这一片荒地,扬起一团团尘土,不几天,一块平整的水泥地浇好了,几排建筑工房盖起来了。接着,几台打桩机也进来了。每天,我听到的是一声声单调的打桩声,打桩声经常响到半夜,有时在清晨五、六时就响起。清晨做个好梦也困难了。工程车重压下,通往小区的路也开始变得坑坑洼洼,晴天,车过去,卷起一堆堆尘烟,只要经过这路段,第一个反应是关窗。雨天,车过去,刚洗的车满是泥浆。白天,家中若忘记关窗户,只要二、三天,楼板上的灰尘就会留下一个个脚印。多想体验一下清风徐来,美景入目的生活,打从门前的农田变为工地后已变得可望而不可求了。

工地每天在进行着周而复始的打桩,一个个甜美的梦重重着被打破。塔吊竖起来了,地下的桩基完成了,地面的建筑渐渐地长高了,钢筋水泥的堡垒竖起来了,一天高于一天,噪音一天连一天地响着,绿色消失了,灰尘照常无孔不入,推窗,不见了清风、明月,只有黑压压一片的高高水泥盒子。城市,就这样在乡村延伸着。

城市化,一步步地吞噬着乡村,高楼大厦一天天取代乡村的田园风光。工地,只是城市化过程中发出的一个前奏。面对着到处是机器轰鸣、脚手架遍地的工地,我却感到无奈与与惶惑。

【作者】: 章云龙 【编辑】:林海蓓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第8次专题研究“三大牵引性抓手...
官河古道项目入选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以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技术水准、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等均领先全...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