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橘乡文苑
谢年
2010年05月06日 11:35 来源:今日黄岩2010.2.10 【进入论坛】

    年关临近,春节将要来到,新年气氛渐渐浓郁,家家户户都开始了过年的准备,谢年的爆竹声更是此起彼伏,此时,我不禁又想起了儿时家乡的谢年。

    过去,谢年是人家必不可少的一个习俗,而且要赶在立春前进行,仪式还较“隆重”。人们把八仙桌抬出来,端端正正放在天井中央,桌子中间摆放供品,然后全家人一起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保佑大家身体健康,合家平安。

    谢年,大多是选择在晚上五更时进行的,为的是夜晚宁静或涨潮之时图个吉利。有些大院里,几户人家一起摆案谢年很是热闹。每当那时,孩子们都兴奋得睡不着觉,早早起来后就屁颠屁颠地跟着父母亲转,说是帮忙,其实是在添乱。大人们惟恐孩子们乱窜,冒冒失失弄破盆碗,怕给新的一年带来不吉利,因此,常常被父母警告不许乱说乱动。这边大人话音未落,那边孩子们又紧围着供桌,对盘中诱人的祭品好奇地观看并指指戳戳。

    就这样,谢年的风俗一直流传至今,富裕人家有钱谢年用的是全猪羊、鸡鸭鱼肉。贫困人家无钱谢年,几杯清水代酒,用年糕做出几只大元宝,年糕猪头、年糕鸡来代替祭拜,有的更甚,我家就是属于无钱的谢年。小时候,我常“趴”在那些富裕人家的祭桌旁,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丰盛的祭品馋得流口水,直至父母亲连哄带拽将我拉回。

    记得那一年困难时期,年关脚步渐渐逼近。奶奶、父亲和母亲三人每天都为“谢年”的祭品一筹莫展而发愁。腊月廿五那天大雪纷飞,母亲天没亮就出发了,到了下午六点还没有返家。奶奶和父亲一整天老是往漫天飘雪的路上凝望,他们像热锅上的蚂蚁愈近傍晚愈焦急,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我,一直在蹦蹦跳跳喜笑颜开地梦想着过年的欢乐。近六点半,一个身影跌跌撞撞地进了门,我半晌才认出是母亲,只见她浑身被雨雪湿透,衣服和裤子都被划破。这时我才知道,母亲为了筹集谢年的祭品,冒着风雪翻过两座山,到偏远的外婆家向乡邻们借得5斤年糕米。那天,一向身体虚弱的母亲受寒冷和雨淋哮喘病发作,她在遍布荆棘和泥泞的雪地里边走路边咳嗽累得气喘吁吁,跌倒爬起又跌倒……,却坚持提着米一颠一跛艰难地返回家。那晚微弱的油灯下,母亲满是伤痕疲惫不堪地躺在床上,她消瘦而苍白的脸上却露出了完成任务后胜利的微笑。那一年,我家的“年”终于过了,但母亲却因贫病交迫而累倒了。

    谢年祭祀酒上三巡,最后,父亲代表家人放鞭炮以欢送年神,这样,整个谢年仪式也随之结束。这时天已拂晓,我们孩子都拿着香去屋前的空地上兴高采烈地燃放鞭炮。

    谢完年后的早餐必吃年糕,这叫“谢年糕”,那是过年的第一顿美餐。父亲把那些年糕块头拿来,那祭过的鱼、肉较多地放到了锅里煮。因而这一顿饭菜最有油水,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算是极为好吃的美味佳肴。因此,儿时好吃好玩的“谢年”就深深地铭记在脑海,谢年也成了我们孩子久久期盼的事。

【作者】: 江有来 【编辑】:林海蓓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坚定信心谋发展 实干笃行谱新篇 我区召开...
包顺富专题调研模塑、玩具类企业发展情况
区政府、区政协2025年度工作协商对接会召开
黄岩枇杷喜摘双项荣誉
坚定信心谋发展 实干笃行谱新篇 我区召开...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以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技术水准、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等均领先全...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