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专题频道
屿头乡农民学习会馆建设情况汇报
2010年12月24日 14:43 来源:黄岩新闻网 【进入论坛】

  一、基本情况

  屿头乡立足农村、着眼农业、牵手农民,以“农民学习会馆”为载体,通过对农村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更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更好地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现有4家农民学习会馆,分别建在上凤、石狮坦、屿头、沙滩这4个行政村,其中上凤农民学习会馆是示范点农民学习会馆。目前农民学习会馆已成为农民农事、打工之余听课学习、看书读报、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二、主要做法

  一是开设草根大讲堂。会馆在征求当地农民群众“希望学习哪方面知识”的基础上,针对村民对科学文化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的渴求,除邀请乡对口联系帮扶领导、农业服务中心的专家定期讲解外,还把本乡的“土专家”、“田秀才”、“种养大户”等“草根人才”邀请来,开设以“农民教农民、农民帮农民、农民带农民、农民引农民”的“草根讲堂”。用他们通俗的语言讲解高效农业种植、畜禽饲养等知识,同时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致富经”在讲堂上和大家分享、交流,现场解答村民的疑惑,把实用技术和种养心得送到村民心坎上,让村民致富路上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目前,这种交流式、探讨式、总结式的“草根讲堂”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参学率、到会率都居历次活动之首。“草根讲堂”正日渐成为屿头促进社会科学发展意识更强、发展环境更优、发展举措更实、发展业绩更好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推手。

  二是开设“农民书屋”。屿头乡农民学习会馆开设的“农民书屋”是农民信息传递的场所。屿头乡位于黄岩西部山区,农民缺少条件读书、缺少文化知识的情况普遍存在,屿头乡农民书屋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组织实施。真正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并在书屋设立意见收集箱,农民群众可通过这个途径反映各类意见。农家书屋的建立,有利于保障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是打造娱乐健身平台。在每个“农民学习会馆”附近安装健身器材、建造篮球场,让农民闲暇的时候可以锻炼身体。同时,每个会馆聘请一名文艺教师、一名懂文艺的离退休人员、一名民间艺术骨干作为文化指导员,成立由村支部宣传委员、青年书记、懂文化的老同志和大学生“村官”组成的文化管理员队伍,并由文化指导员和文化管理员根据需要,不定期的开展“农民文化节”、“农民运动会”、“农民KTV大赛”等各类文化娱乐活动。随着会馆娱乐健身项目的建立,邻里之间,碰面的机会就多起来了。而且会馆开展的烹饪大赛、拔河比赛等等,让村民有更多的合作交流机会,也增进了村民之间的了解,使邻里关系变得更加和睦。

  四是增强会馆的辐射效应。屿头乡有28个行政村,目前只有4个村建立了农民学习会馆。屿头乡按照就近原则,将建立会馆的周边几个村的村民也加入到农民学习会馆中进行学习,使一些没有建立村的农民也能充分享受到农民学习会馆的学习和娱乐资源,这样既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也使他们从零散的学习向集中、正规学习靠拢,并未下一步创建农民学习会馆打下基础。

  三、特色工作:建立学员联系户制度。

  屿头乡建立农民学习会馆学员联系制度,从普通学员中选出VIP学员。VIP学员主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积极参与会馆活动,能会馆各方面建设岀谟划策;二是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或有某一方面的特长;三是在当地群众威望高。根据每个村的实际户数和VIP学员的具体人数,按比例分配。像上凤村,每一位VIP学员联系12家农户,这样做,能有效保证每一家农户都能参与到农民学习会馆的活动中来。有艺术特长的VIP学员,可以独立带出自己的队伍,并负责带动群众参与文化建设,使农民学习会馆真正成为农民的“精神粮仓”。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屿头乡农民学习会馆开展效果明显,促进了屿头乡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带来了村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收入的增长,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由于屿头位于黄岩西部山区,外出人口较多,开展活动中,常常出现的多是些体弱的老农民,开展活动较为困难。二是屿头乡面积较大,村与村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举办大型活动,往往一些经济薄弱的小村参加人员寥寥无几。

  五、下阶段工作打算

  下阶段,我们将继续按照区委宣传部的要求,紧密结合我乡实际,继续以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农民学习会馆建设,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拓展会馆功能,聚人气。将不断拓展“农民学习会馆”的功能,让会馆从单纯的学习培训场所变为集学习、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使农民群众能够“进得来、坐得下、留得住”。让农民们在农事之余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农民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二是开展馆际较量,比上下。屿头乡村与村之间的差距较大,开展各会馆间的比赛,使各村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也丰富了会馆间的节目互补,提升农民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增强村际间的友谊。在给农民带来知识、快乐、健康的同时,学习会馆还带来了文明的乡风。

  三是打造地方文化,树品牌。屿头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民间艺术层出不穷。在农民学习会馆总馆设立乡情乡史展览室和屿头乡文艺宣传队,将全乡28个村各具特色的文艺进行展示、宣传,以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屿头历史风貌等为主题,突显和谐屿头、人文屿头、生态屿头,建设成自己的特色品牌。

  总之,我乡农民学习会馆的开展取得良好的成效,提升了农民致富能力,丰富了农民业余生活,促进了屿头社会和谐。释农民疑、解农民难、帮农民富、带农民乐,切实增强了农民群众的致富能力。以学习为载体、媒介,搭建农民相互间联系的桥梁、纽带,最大限度地实现和满足农民群众的各类需求。

【作者】:  【编辑】:章瑜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坚定信心谋发展 实干笃行谱新篇 我区召开...
包顺富专题调研模塑、玩具类企业发展情况
区政府、区政协2025年度工作协商对接会召开
黄岩枇杷喜摘双项荣誉
坚定信心谋发展 实干笃行谱新篇 我区召开...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以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技术水准、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等均领先全...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