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三亭街的巷子一直走,便能看见一个小庭院,庭院里种着许多树,郁郁葱葱,“游泳小将”李广源的家就在这里。在今年9月份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中,李广源所在的队伍获得了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这是黄岩历史上第一块全运会游泳金牌。这个消息传回小院,所有的人都欢欣鼓舞。
那天,记者跟随黄岩少体校校长陶丹萍和少体校游泳队教练陈建德来到这里,一进院子,李广源的奶奶就瞧见了:“来找小源啊?他在里面呢!”她笑盈盈地指了个方向。
李广源生活照。
李广源简介:
1997年2月出生。2004年被选入黄岩区少体校游泳队。
2007年被输送到浙江省游泳队,2013年1月份转为浙江省游泳队正式编制队员。
2010年获省14届省运会三金,获省运会十佳运动员称号。
2011年达到国家“健将”级运动员。
2013年获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100米仰泳冠军,200米仰泳亚军。
2013年获全国游泳冠军赛暨全运会预选赛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第一名。
同时,他还是第十四届省运会游泳锦标赛50米仰泳、100米仰泳、200米仰泳、200米混合泳记录保持者。
证书。
李广源:全力备战明年国际国内重要赛事
李奶奶手指的方向就是李广源的家,走进房间,一楼是客厅。李广源正坐在沙发上。
第一次见李广源便可以清晰地看见他右手手腕处有一条长约6厘米的伤疤,就像一条蜈蚣攀附在他的手腕上。他说,去年8月在云南参加高原打篮球训练时(打篮球是游泳队平时的体能训练之一)不小心骨折了。被送到医院,第一次缝了15针,第二次缝了12针。因为那次的事故,李广源耽误了半年的训练。
有人看到了他手上的伤疤,问他父母:打算去做个微整形?“不用,我就觉得挺酷的!”一旁的李广源听到了他们的谈话,说道。
在十二届全运会中,李广源以55秒79的成绩获得了仰泳200米项目第四名,这也是他在个人比赛中最快的速度和获得的最好成绩。接着,他参加了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预赛,团队浙江队以小组预赛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决赛,之后浙江队夺得金牌。
“参加这样的大型比赛紧张吗?”
“不紧张,跳下去就是了。”
“对于这次比赛有什么看法吗?”
“第一棒是我,仰泳的成绩是55秒91。我觉得成绩还不够好,接下来我要更加认真训练。”
“这段时间在家都做些什么呢?”
“这次回家与父母过中秋节,在家放松调整一段时间,29号将回到省队,全力备战明年的各项比赛。”
妈妈王晨红笑着说,9月12日回来的他在家没几天体重就已经增加了四五斤,听了陈建德教练的建议,加大了训练强度,又回到了之前的体重。接下来,李广源将全力备战明年的比赛。“在家得注意安全呀!”陶丹萍提醒道。“嗯,我们有提醒他,他自己也很自觉。那天,他和同学出去打篮球,我们怕他又受伤就叮嘱他要注意安全。不放心,我们又去现场去看看,结果发现他只是在一旁看着他们打。”王晨红说。
李广源手腕上的伤疤。
教练:“经常给他开小灶”
陈建德是李广源的游泳启蒙教练,今年50多岁的他已有30多年的教龄。他还很清楚地记得当初选拔时的场景。
2004年,黄岩少体校到黄岩中心幼儿园海选运动苗子。“海选时要求小朋友全部起立,我问:‘谁喜欢游泳的请举手’,李广源的手举得高高的,而且当时他的身高比同龄小朋友的要高很多,我注意到他了。”陈建德说,被挑中的小朋友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校再从中选取相对更优秀的学员参加接下来的训练。
那次海选后共有100多个小朋友进入下一轮训练。经过层层选拔,最终黄岩少体校选中了30个小朋友,李广源就是其中一个。
陈建德说,在训练时,发现李广源水感、柔韧性和身体素质都非常棒。“一开始下水水感就很好,肌肉和水能够粘住。是个好苗子。”
少体校的游泳训练一般是放在傍晚和周末时间进行,当时已经上小学的李广源白天要在学校学习,晚上6时30分开始又要接受长达3个多小时的游泳训练。面对这个好苗子,陈建德将自己所学倾囊而授,经常单独给他“开小灶”,讲解动作的要领、纠正错误……所以,周末训练的时间在原先的基础上又多出了半个小时。
“累吗?”记者问道。“还行吧,习惯就好了嘛!”他说。
“还好吗?是哪个人晚上赶作业,写着写着就睡着了?”妈妈王晨红在一旁笑了。
父母:“6年来,第一次一起过中秋”
说到李广源与游泳,王晨红一直说这是缘分。李广源小时候在家洗头,都要用毛巾捂着眼睛,一碰到水就“哇哇”直叫,更别说游泳了。没想到的是,一到游泳队,他便像发疯一般喜欢上了。
“当初同意他加入黄岩少体校游泳队,不仅是为了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也是希望他学会了游泳,危险的时候能够自救,我们只是希望他能平安快乐地成长。”爸爸李明华表示,他们从没有要求李广源能取得多么优秀的成绩,甚至像这次一样拿金牌。
2007年3月19日,李广源被输送到了浙江省游泳队,那时,他还在读小学四年级。孩子喜欢游泳,本着尊重孩子意愿的原则,无论心中多么不舍,李明华和王晨红还是将儿子送到了杭州,让他开始更大强度的训练。
“送他到那边后,之后的每个星期我都会去看他。那时,那边条件不怎么好,住的还是老房子。我就和他爸商量了后决定专门去照顾他。”2008年,王晨红关掉了经营多年的服装店,在李广源的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每天变着法儿为他做好吃的。她还与李广源的教练沟通,让李广源每天下课后可以回到出租房内吃上自己做的饭菜。一年后,学校食宿条件有所改善,王晨红这才回了家。
今年16岁的李广源有着1.87米的身高,已经是国家一级游泳运动员,并且在2011年获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今年,是他们一家三口自2007年以来第一次相聚过中秋。李广源告诉记者:“父母的关心,我的心里一直铭记着。妈妈那年专程来杭州照顾我,我心里一直很感动。我的健康、我取得的成绩与他们的爱分不开。”
16岁的花季,他也与其他同学一样爱帅爱酷。他说,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好好休息,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接下去的各项大赛。他说,一直重复着训练与比赛,也很想拍组写真,看看自己游泳的样子。
现在,他远在他乡,每天有7个小时的体能训练,在泳道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每一个动作。虽然辛苦、寂寞,可李广源说,从来没后悔过当初的选择,只因为喜欢,他喜欢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