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四次农村工作指导员任期届满时,都被驻村干部群众极力挽留。
他因地制宜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使一个移民经济薄弱村转变为移民创业致富示范基地。
他每天到村走访了解民意,努力帮助村民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赢得了基层党组织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好评。
他的《驻村手记》第一页上写着:“我的承诺:努力工作、平凡生活、奉献自己。”他言行如一。
他就是洪立法,浙江城市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期供水工程政策处理科副科长。2009年2月起,先后被派到黄岩区宁溪镇王家店村、路桥区桐屿街道白墙村驻村指导,一驻就是5年,村民都亲切地叫他老洪。因突出的驻村工作成绩,2013年,洪立法被评为全省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
既当调解员又当施工员,为群众排忧解难
王家店村位于黄岩西部山区,是全市“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村民收入主要靠加工节日灯,集体经济没有收入。在老洪开始驻村第一年的8月,台风“莫拉克”带来的洪水冲垮了村里的防洪坝,全村163间房屋、50多亩稻田岌岌可危,坝体缺口达250多米,需14万元修复资金。
钱从哪里来?“村河道清淤疏浚出来的石子、沙,可就地取材,解决部分修坝资金,向主管部门争取政策,解决部分修坝资金。”村班子的想法不胫而走,引发了以此河道清淤工程为劳动收入的十几户村民的强烈反对。村班子的主意等于从他们口袋里掏真金白银,部分村民开始筹划上访。
没有资金,修坝工作无从谈起。洪立法就当起了“协调员”,反复做思想工作,终于说服一位村干部带头为保护村庄、农田而舍小家为大家。在“领头羊”的带领下,绝大部分原先不满的村民也同意了。
洪立法与村干部一边四方筹措资金,一边到各级水利农业部门、镇政府要政策,到自己所在单位浙江城市发展集团公司寻求资金帮扶,还到村民家中动员自筹劳动力。
多方奔波,工程政策和修坝资金终于落实。在工程施工整整45天中,洪立法既当指导员又当施工员,起早摸黑,坚守工地,细察严管,还把工程账目明细在村里公开。
2010年汛期前,坝体修复工程竣工,村里的一块“心病”落了地。
把政策落地生根,带领村里创业致富
白墙村是长潭水库移民集中居住点之一,也是路桥区唯一没有工商企业的村庄。2011年洪立法一到白墙村,就琢磨着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做强村级集体经济。
规划设计是第一步,找专业的设计院需设计费5万元,这对年集体经济收入不到1万元的省级经济薄弱的白墙村来说,根本无法解决。
洪立法找到自己所在单位下属的园林绿化公司为原生态美丽乡村工程免费设计,又软磨硬泡园林公司的技术人员放弃休息日,加班加点整理申报资料,第一期“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工程财政奖补项目落实了。原本淌满污水的村口臭水沟、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的黄泥路,如今被8米宽的水泥路代替。
美丽乡村二期工程的文化广场、农家乐项目……在老洪的带领下,搬迁、施工等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昔日落后的村发生了蜕变:
近30亩杂草丛生的荒地不见了,依托一个中央大湖泊,水库、木桥、长廊、农家书屋等建了起来,原生态的乡村美景,成为市民旅游休闲、贴近大自然的好去处。
因地制宜建成的一、二期原生态美丽乡村工程,成为市级创业致富示范基地,仅农家乐项目就给村集体经济带来9万元的年收入。
“今年,白墙村的原生态美丽乡村工程农家乐的村道水泥路面拓宽、村污水排放项目搞好后,就更适合乡村游了,也能给村里带来更多的收入。”老洪满怀信心。
用脚步记录村情民意,做群众的贴心人
“老洪心里装着村民,我们早把老洪当白墙村民了。”说起洪立法,白墙村村支书蔡良君赞叹有加,“三改一拆、多城同创、平安建设、五水共治工作,多亏有老洪在。”
在白墙村清洁家园活动中,洪立法带头拔草、捡垃圾,与街道干部一起去打捞河塘的漂浮物。在王家店村,得知村民担忧饮用水受铅锌矿地质影响时,他采样村里自来水、山水、井水,送到水务公司化验室检测,及时通报检查结果,为群众释疑解惑。看到村里的路灯逐渐“待岗”,他跑到电力部门落实电工检修线路,又想办法落实资金,重新点亮村庄的路灯。
洪立法认为,农村指导员,下村要勤,常跟村民唠嗑,才能知道村里情况,才能“指导”开展工作。他把驻村工作点滴都记录在《驻村手记》里,密密麻麻地写了好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