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黄官祥家的一角,为了使方便躺床上的他能拿到物品,装修房子的时候,柜子就设计得比寻常的矮一些。
这就是黄官祥的特制板床,双手转动轮子从而使床移动或停止。
医院病房里的床,活动自如,我们见怪不怪。但是,用两个黄包车轮胎、N根毛竹条铺成的床板以及轮子焊在一起的床你见过吗?近日,记者在高桥街道岙口村村民黄官祥的家里见到了这样的特制板床。
这张床并不是做着玩的,而是被实实在在地使用着。31年前,因为一次意外事故,黄官祥从此瘫痪在床。难得的是,他并没有就此倒下,而是乐观地面对生活,凭着自己的双手和这张特制的活动板床,过着自力更生的日子。
压断了脊柱,医生告诉他:动不动手术,没啥差别
我们见到黄官祥的时候,他正独自躺在床上看电视。今年53岁的他,1983年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半身瘫痪,从此卧病在床。
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回忆起出事时的情境,黄官祥是记得很清楚的,那年才20多岁,正值风华正茂。只是,他好像不愿多说,只道了句:“是一次意外事故,不小心被石头压断了脊柱,腰部以下都没了知觉。”到了在采访结束时,他才断断续续地告诉记者,其实他不想去回忆起当年的种种,心里总是隐隐作痛。
出事的地点是在湖北,因为接的是私活,再加上当时没有“工伤理赔”的概念,黄官祥拿回的赔偿款寥寥无几。
出事后,与其他不幸者一样,黄官祥一家踏上了艰难的求医之路。“去了湖北的省级医院,之后又乘轮船辗转到了上海,到很多医院看过,但是医生都在摇头。”黄官祥说,医生告诉他:动不动手术,没啥差别。
求医无门,只好回家。
回家的黄官祥只能躺在床上,依靠父母生活,那年,黄官祥22岁,父母均51岁。
全靠亲属、邻舍争相帮助,才能撑到现在
黄官祥说,瘫痪者的第一年是尤其重要的,因为他们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烂屁股,久坐、久躺会造成尾椎附近的肌肉坏死而腐烂,同时还会引发许多并发症。同村的人就有因此而过世的。
黄官祥是很感激母亲的:“瘫痪后的第一年,她买了很多碘酒、纱布、棉花,还有当时9毛一支的珍珠粉,每天帮我擦拭。”
9毛钱一支的珍珠粉可以用多久?
“一次一支,也就是一天一支。”黄官祥感慨,在那个木匠的日收入只有1.5元每天的年代,可想而知9毛钱有多少了。
一年后,黄官祥屁股上腐烂的肌肤愈合了,可是母亲也在那时候离世了。到了2002年,黄官祥的父亲也中风了。
一个终日卧病在床的人,一个中风的老父亲,如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这时,邻居黄美银(谐音)为他送来了一张特制板床。
这张活动板床既是黄官祥睡觉的地方,也是他的交通工具。从外形上看,有点像一辆三轮手推车,用手滚动左右两个大轮子,可以前进或后退。床板是由很多根毛竹条组成的。这些毛竹条中间是有缝隙的,因为这样透风。
黄官祥的背后垫了三个枕头,想睡觉时只要把枕头往上推,便可以躺下了。要洗衣服了,就拿来盆,接上水,放在旁边就可以洗了,不过那些厚重的衣物还是需要姊妹来帮忙洗了。黄官祥还能精确地把床移到灶台前,熟练地量米、淘米,在这张活动板床上,能完成各种家务。他说,多亏了黄美银(谐音)帮他设计制作的这张活动板床。
“黄美银(谐音)以前是做木匠的,手工很好的,为他设计了这张活动板床,很实用。”邻居说。
黄官祥的房间南北大门大开。他说,白天都是这么开着的,有时候邻居会从这里走过,与他打招呼。若是他需要帮助时,他们会主动过来搭把手。“我也是全靠亲属和邻里的帮助才撑到了现在。”
乔迁新居,
多亏政府部门帮了忙
今年5月底,黄官祥喜迁新居,这两间一层近50平方米的小屋就是他的新家。他告诉我们,原先住的老房子就在隔壁,已经是危房了。
“原本只是想翻修的,”驻村干部符文卫说,黄官祥是低保户,考虑到安全问题以及资金的补助问题,他们建议在原有的基础上再重新建个小屋。
于是,今年在区残联和高桥街道的帮助下,历时三四个月,黄官祥家的新房终于建好了,街道慈善分会的工作人员还送来了礼物。
左邻右舍一起,大家帮着把电视机安好,黄官祥就能躺在床上看电视了。邻居们说,尽管瘫痪在床30多年,但黄官祥却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他的板床上总是放着一根木棒,上面订了个弯着的铁钉。这是干嘛用的?原来,由于行动不便,要是遇上掉在地上的东西,他就靠这个木棒把东西“捡”起来。
“早些年,考虑到他一个人居住不方便也不安全,街道和村里曾打算送他到养老院生活,但都被拒绝了。”该村党支部书记黄华国说。
“每天三餐,加上简单的家务,我都能自己解决,为什么要去敬老院?”就这样在活动板床上,坚强乐观地生活了十几年。
印象中,瘫痪在床又没人照顾的病人,大都是愁容满面的,也很少会顾及自身形象,但卧病在床30多年的黄官祥却没有让我觉得他是个病人,面对生活的不幸,他更多的是选择了自强和感恩。他的笑容,让我们为之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