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如何改掉“随地吐痰”等陋习
2016年02月16日 14:22 来源: 新华报业网  【进入论坛】

  9月7日,今年8月份南京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报告出炉,“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整体环境卫生”和“行人无闯红灯、无乱穿马路”这两项,使南京人的文明素质大大“失分”。而8月31日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排名在上海出炉,南京市民素质排第三。

  这类调查因其设计的侧重和方法的差异,得出不同结果,不是怪事。以我们的直觉看,南京市民的素质大概没有那么高,但也没有那么糟。问题关键不在于我们被评出了什么,而是我们的陋习,虽有改善,但仍较普遍的存在,当下如何更好更快地改,才是我们要深究并付诸行动的要点。

  我们为何会有一些很难改正的陋习?说实话,多年来,我们对此缺乏研究,大都以“不文明”或“素质差”一言遮之,大而无当,由此“理论指导实践”,只能喊喊提高“文明素质”等等,说什么要“全社会全方位地进行宣传教育”等,空泛无力也就难免了。

  这点还不如一些老外,对中国人的不文明陋习的产生和延续在学术上刨根问底,虽有不解国情的“天真”,但也有做学问的认真。例如,对国人“随地吐痰”就有“上呼吸道特殊说”、“权威存在说”、“轻视对方说”和“环境反复不洁说”等等。

  “上呼吸道特殊说”已被否定,我们的咽喉和气管与他国人民并无异同,也没有特殊要求。

  “权威存在说”认为国人随地吐痰是显示自己的权利及对权威的蔑视,想想你周围人“威严”地大声咳痰,然后肆无忌惮地用力吐出,此说还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轻视对方说”则更贴近了,不知你注意没有,人们是不敢在尊者面前随地吐痰的。谁当你面做了,那是没把你当回事。注意我们“春晚”了吗?那些小人物在舞台上彼此面对面的“呸!呸!呸!”,其实就是“随地吐痰”的“艺术化”。笔者每次看了都犯“恶心”。

  “环境反复不洁说”也有一定道理,反正周围环境已不干净了,张三李四再多吐一口又如何?

  由此,我们对如何有效改掉随地吐痰陋习倒是有了一些可行的思路。

  比如,应用一切媒体,包括影视,对随地吐痰形象丑化、丑化、再丑化。现在,这种丑化并不少,但是底层劳动者的“专利”,甚至大家都不以为然。我们可能更需要暴露“成功人士”或“美丽人士”随地吐痰的猥琐不堪(现在并不少见)。笔者知道一位仁兄,有爱看美女的嗜好,一日在电梯目睹一位“倾国倾城”随地吐痰,顿时兴趣大减。对随地吐痰进行严加管理如罚款等等,当然是可以考虑的。但我们以为,当下,“丑化”随地吐痰形象,可能是一种较易执行、推广、有力和有效的办法,应该引起重视,立即采用。用“丑化”随地吐痰行为推动改正陋习的实效,在许多国家已得到证明。

  再例如,密集合理配置垃圾桶,为有痰要吐者提供方便,鼓励他们先吐到手纸上,再扔到垃圾桶内。还有一直保持市容的整洁,使随地吐痰者一吐就成了“第一破坏者”。人总是要脸的。笔者发现南京玄武湖公园的清洁工人特别尽职,不停地打扫,由于各处都很干净,使有随地吐痰陋习者竟无处下口。

  值得注意的是,每当发生突发重大健康事件时,如非典和禽流感流行时,随地吐痰行为就会受到很大遏制,这固然有强力宣传之功,但也有共同利益和厉害所致。我们满以为这种好习惯能慢慢形成自然,可刚刚“太平”就很快反弹了。这说明,不是改不掉,而是陋习太顽固。现在不少人都知道了什么是公民的健康权,也想做一位“健康公民”,讲究饮食,积极锻炼,但令人感到不足的是,一些人对此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维护和爱惜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的层面上,而忽视了高度尊重他人的健康权和积极维护社会的整体健康,这是一个道德的层面,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层面,折射出社会的文明和和谐程度。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抗击所有疾病和维护健康的法宝,这个要让所有人都懂,随地吐痰不仅害己害人,也缺德丢人。

  我省呼吸病学的泰斗和开创者杨玉教授与随地吐痰行为斗了一辈子,他曾一度对此悲观。但后来,他在中小学校看到孩子的书桌里都备有手纸,吐痰时就用,还把污染的手纸装到塑料袋中,放入垃圾箱。杨老又有了希望,他认为,从孩子做起,向孩子学习,国人彻底告别随地吐痰恶习指日可待。顾德宁

【作者】:  【编辑】: 王振珍
推荐阅读

高温,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数...【详细】

近日,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种的南瓜大丰收了...【详细】

在橘乡,“全民健身日”这天,城区的大街小巷也...【详细】

最新热点+更多
区委召开节前安全工作专题部署会
区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扩大...
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我区举办“两弹一星”科学家精神专题讲座
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抓好招大引强这件头等大事
黄岩11宗地块亮相长三角土地展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