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洋,有这么一种特色点心——番薯庆糕,扬名各地。随着北洋农业旅游观光业的迅猛崛起,大批游客来到了风光秀丽的北洋。这其中,最是长潭水库坝下农家乐散发出的阵阵香气,让许多过往行人停下了匆匆的脚步。因为,沁人心脾的美食香味缭绕在上空,顷刻间让你的肠胃本能的反应,对于美食有难以抗拒的诱惑。长潭街上一字儿排开的番薯庆糕摊儿,见证了这一特色美食为民所爱的广度和深度。
在长潭大酒店门口,有一家传统的番薯庆糕制作,为人称道。电蒸炉上,一顶斗笠彰显出了它特有的风味,让风情北洋的元素得以见证。这样的盖子,倒从未见过。不过,是许多朋友见过的制作器皿中最有特色的盖子,带着几分好奇,许多人开始刨根问底,询问起番薯庆糕制作的始末,以及一些关键环节。因为,许多人们屡次尝到了番薯庆糕的美味,对它的制作想要全面了解。
番薯庆糕,我以前的理解是番薯制作的庆糕。其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番薯庆糕的基本原料,恰恰是用番薯干加上糯米,磨出番薯庆糕粉,就成了制作番薯庆糕的食材。磨好的番薯干粉要经过米筛的筛选,筛除一些粗糙的粉团,筛下细柔的粉末。恰如其分的装粉,是木板蒸笼制作番薯庆糕的特殊环节,一张悬挂在粉桶四处的白纱巾上,倒入一层小山似的粉末,主人用饭锹熟练地将粉末摊平,绵软如雪。菜刀将圆盘的糕点雏形四角对切,是制作番薯庆糕的关键动作。因为蒸炊的技术,透气是关键。主人匠心独运地撒上一把红桂花、白芝麻,并且点缀上葡萄干、枸杞子。一盘诱人的番薯庆糕,就基本成型了。模样既可爱,又赏心悦目。
随后,主人家端端正正地将一木笼庆糕放在电蒸炉上,盖上颇有特色的斗笠。等到蒸笼上热气腾腾,待到蒸汽将盖在上面的斗笠掀起一颤一颤时,主人才掀开斗笠。一片晶莹透亮的色泽呼之欲来,扑鼻的香味纷至沓来,沉浸其间,随即就会“馋虫上脑”。主人家托起木蒸笼,随手一翻,一盘圆鼓鼓、白嫩嫩的番薯庆糕就呈现在眼前了。最后,主人家用小刀将先前均分的四份,提出一份包上纸袋,用刀横列竖列分切成几块。即食的放在白瓷盘上,鲜艳夺目。客人外带打包的,则直接放在保温的泡沫箱内,方便游客路人带回食用。
另外,有一种玉米番薯庆糕,更受大家的青睐。因为它不但色泽更鲜艳,而且口感比番薯庆糕更胜一筹。凡是吃过玉米番薯庆糕的,无不暗暗叫绝。或许,这也是番薯庆糕的一种改良创新吧。但这么一个小小的改良,却给店家增加不菲的销量和美誉度。因此,特色农产品、特色小吃的转型升级也是迫在眉睫。尤其外观上的改良,器皿容器的升级,会让普通的番薯庆糕晋升为入得了厅堂的美味小吃,从而名声远播。
当一款美食、特色小吃,广为流传,而且被人们称为一种地方特色美食文化时,民俗风情才会淋漓尽致显现出来。因为,吃上一口滚烫喷香的美食入口入胃,瞬间让你记住了这个地方。不但在吃过之后,咀嚼回味,而且在若干年后回忆起来,仍然感觉到温软一片。而北洋番薯庆糕、宁溪麦鼓头、沙埠“锅二羹”、长潭胖头鱼恰恰是以这一美食文化符号,定格在人们的印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