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德国错时上下班缓解公交运力紧张,德国一些大城市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实施错时上下班制度。
制造业一般是早7时上班,下午3时半或4时下班;政府部门采取弹性工作制,工作日内上午9时至下午3时为固定上班时间,其余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工作情况错时上下班;商业服务部门及商业性公司一般是上午9时半或10时上班。根据德国联邦交通研究所专家分析,错时上下班和弹性工作制不仅充分利用了道路资源、减少了交通拥堵,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缓解公共交通运力紧张情况,增加商业、娱乐业晚间的营业时间和营业额等。可以说,错时上下班是一举多得的举措。
英国
英国挑战传统"朝九晚五"工作模式,英国是最早实施弹性工作制的西方国家之一,1975年英国约有70万职工实行弹性工作制。在一项调查中,英国接受调查的大多数员工表示,他们宁愿选择早6时开始工作。而且早6时至下午3时的工作时间内,员工的工作效率更高。仅有5%的受访者希望在下午3时至6时工作,约有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在家里工作与在单位工作效果相同。这项调查结果预示着,英国传统的上午9时至下午5时的工作模式将受到很大挑战。允许员工在家里、在客户办公室里、在机场候机室里等不同场所办公,将有助于员工提高生产率,变换工作时间。通过开放式的弹性工作时间安排,雇主不仅能提高企业利润,还能增强员工的忠诚度。
美国
美国上下班时间灵活提高工作效率,美国政府一直鼓励企业雇主实施弹性工作制,以缓解交通堵塞状况。美国交通部官方网站上发布的《通勤者选择指南》发现,弹性工作制在美国大受欢迎,在首都华盛顿,41%的企业选择采用紧缩工作时间制。实施灵活的上下班时间措施可谓好处多多,除了缓解交通压力、缩短上班路上的时间外,还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已为人父母的上班族可以更好地协调照看孩子的时间。位于华盛顿的松下寿电子工业公司1994年开始实施紧缩工作时间制,工人们可以选择从周一到周四每天工作10小时,或者从周五到周日每天工作12小时。据该公司负责人估算,这种制度每年可以为公司节约15%的成本,并将生产力提高10%。员工的主动性提高,工作压力相对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