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时评
儿时的“年味”,未曾抹去
2017年01月20日 11:27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家里的年货也开始储备起来,碧根果、夏威夷果、开口松子、炭烧腰果、蟹黄瓜子……

  如今,物质生活是富足了,可年味却感觉越来越淡了。也许是我长大了,也许是社会变化得太快,儿时的那份年味,犹如池塘里泛起的点点涟漪,记上心头。

  小时候,我们的物质生活虽然匮乏,但每天都盼望着过年。“大人望插田,小孩盼过年”,这就是我们那时的真实写照,大家充满对过年的那份期盼。

  那时候,一到腊月,家家户户开始备年货,做新衣,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年味”!那时,家家户户都会养只猪过年,所以好的杀猪师傅常常请不到,一家接着一家,从早忙到晚。印象最深的是一大清早的你会被猪的嚎叫声,人们的噪杂声惊醒。等到猪杀好后,大伙都会很认真地去称猪的斤两,然后比拼谁家养的猪最重,同时交流着对养猪、买小猪的经验。那会儿,在富山有个习俗,哪家杀猪了都会叫上邻里亲戚吃个饭。那时没有冰箱,等到天气晴好时,大伙都会把剩下的猪肉腌制贮存起来。

  说起那时的衣服鞋子,都是扯布再拿到裁缝店做成的,全家一人一件。而鞋子的鞋底基本是用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做的,用米糊一层层的重叠,等到干了以后,母亲就会挤空一针一线赶制出来,有时年前赶到半夜才完工。这样的鞋子养脚又有情,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如今,这样的鞋子早已淡出了我们的视线。随处可见的是充满“机器味”的鞋子。

  一切就绪,就等在外打拼的人们从全国各地赶回家过年。这使得原本安静的小山村也多了一份热闹和祥和,大家一见面就互相问好,唠叨家长里短,诉说着打拼的心酸历程。

  我家也不例外,从西藏当兵的叔叔回来了,在外经商的姑姑也回来了,他们围坐在火炉旁,烤着火,拉着家常,守着岁。那时我和弟弟只有八九岁,我们俩早早地被我妈拉去洗澡换上新衣新鞋,等待着父亲给我们发压岁钱,当然还有爷爷的那一份。爷爷虽然是村里的文书,可思想还是冥古不化,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他都会想法子避开我的视线,私下偷偷塞给弟弟一份更大的压岁钱,同时还告诫我们,明天是大年初一,小孩子不可以乱说话,不吉利的话可千万不能说。这就是“年味”,儿时的“年味”,在我的记忆中从未曾抹去。

【作者】: 【编辑】:王振珍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包顺富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
包顺富在督导信访工作时强调 用心用情做好...
区人大常委会、区人民政府2025年度工作对...
锦江小学工程快速推进 预计五月底主体结顶
缅怀革命英烈 传承红色基因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凝聚磅礴伟力 奋进伟大征程 ——热烈祝贺...
黄岩:破题“三大差距”,开启奋进新程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