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公园安装“人脸识别厕纸机”,同一个人每隔9分钟取一次纸,每次出纸长度为60-70厘米,并由原来的单层纸改成了双层纸,符合普通人如厕一般用纸需求。公园免费供应厕纸,存在使用者浪费厕纸的现象。“人脸识别厕纸机”一推出,获得大量网友点赞。
于公园方面来说,耗资添置数台设备是无奈之举,一方面不仅需要费用购买设备和后期维护,另一方面还增加了游客使用时的麻烦程度,要按规定的位置站立,同时还要摘掉眼镜、帽子,看屏幕3秒钟等,都说人有三急,在某种情境之下,高科技功能性故障不出纸,岂不是很尴尬。自“人脸识别厕纸机”试点使用以来,据反馈,它的工作效率并不高,在高峰期间会造成排队取纸的情况,同时由于频繁使用以及一些意外磕碰,有两台机器出现了损坏,但在这种情况下,“人脸识别厕纸机”仍在使用,无疑折射出人们素质不高的问题。
天坛公园免费提供厕纸服务已有十年,一直存在“过度”使用免费厕纸的问题。公共厕所内的厕纸是社会公德的一面“照妖镜”。公园方便游客免费供应厕纸,厕纸用量乃隐私之事,全靠自律。如何提高市民素质,如何养成市民节约用纸的习惯,还是需要靠市民自身的努力。“人脸识别厕纸机”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笨办法”,这种方法肯定无法养成市民在公厕用纸时的文明习惯。但是“人脸识别厕纸机”的存在可以为所有市民提个醒。每个市民在享受福利的同时要做好“形象代言人”。
文明并非一蹴而就,每个人应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让社会更加美丽和谐。
【作者】: 【编辑】:王振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