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11日讯在黄岩城乡,有这么一支特殊的基层宣教队伍,队伍中的成员行走在各地,被老百姓亲切地唤作乡村文化大使。
他们是普通的,每一个人都源自草根,来自民间,也扎根村居;他们又是特别的,有所专长,以自身的品德修养,热心服务百姓,是黄岩区文化基层宣讲工作里的中坚力量。
源自草根,回馈乡梓
走进黄岩南城街道山前村,夏荷初露,清雅的荷花随风摇曳,不远处的人口文化园内,一群身着红装的舞者正开怀地敲着腰鼓,边上高大矗立的文化礼堂里已是座无虚席,讲台上授课的老师风趣幽默,时不时惹得底下的“乡村大使”鼓掌叫好。
5月7日,这里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黄岩“乡村文化大使”培训大课堂,据了解,此次培训大课堂面向黄岩区自2010年至2016年来选拔来的315名乡村大使,涵盖了退休教师、种养殖户、手工业者、家庭主妇等。同时,黄岩区还专门从外来民工、外来媳妇和少数民族等人群中选拔“乡村大使”,提高宣讲的针对性和覆盖面。
该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秘书长张梦滟告诉记者,“培训课堂上请过来讲课的老师都来自各个行业中的精英翘楚,有时请一些理论专家,他们传授的是最新的政策热点;有时请文艺创作人才,教授宣讲的技巧;有时也会请音乐表演专业的老师,向乡村大使讲授节目的组织彩排等等。”
除了每年定期举行的大规模的培训课堂外,黄岩区还设立了乡村文化大使俱乐部,不定期地鼓励开展小规模的交流活动,以提升乡村大使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更好地能够服务当地的老百姓。此外,在乡村大使之间,也有“文化走亲”的活动,村居之间可以联合举办晚会,这场晚会便可以邀请黄岩几个比较有名的团队,来进行集体的表演。
培训课堂结束后,来自黄岩南城街道山前村的陈岩品告诉记者,他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在去年很荣幸的成为了“乡村大使”,村里每个月的15号都会集体组织一次“微宣讲”活动,自己每次都会去听,有的时候自己也会上去讲。等活动结束了,他也会和村民们一起讨论刚刚宣讲的内容,互相交流。
黄岩东城橘乡社区的居民汪秀花也乐呵呵地说道:“我以前是家庭主妇,都没有时间来拾起自己的兴趣爱好,那么现在我会主动的带动社区里的居民来参与“跳广场舞”等活动,大家一起学学舞蹈、打打腰鼓,有时还下乡参加演出,既联络了社区居民感情,也丰富了大家的文娱生活。”
轻歌曼舞,留艺术在百姓心间
5月27日,在黄岩九峰文化大院里,乡村大使张恩福工作室表演了《文化礼堂喜乐多》这一快板节目,虽然表演团队成员的平均年龄超过了60岁,但表演却生动活泼,活灵活现,丝毫不输年轻少女。“打竹板,情满怀,我们姐妹走上台,说点啥?文化礼堂喜乐多,我们就来夸一夸,夸一夸。”随着轻快、响亮的节奏拍子响起,只见场上舞者移步换影,或左或右,舞姿律动,搭配和谐。“自从文化进礼堂,我就拉他去唱唱歌跳跳舞,看看书报听讲课,爱好改变脾气和,和和美美恩恩爱爱快乐多……”“好,说得好!”在场的观众无不为其团队的妙语连珠而大加赞叹,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也增长了关于文化礼堂的知识。
表演团队的队长韩红月告诉记者,她们是黄岩“久久艺术团”的舞蹈队成员,为了排演这个节目,每个星期都会至少有四五天的时间在排练。“没办法,为了保证节目的效果,让百姓看得开心,我们辛苦一点,这都无所谓的。”当天天气炎热,韩红月的额头已经有了汗珠,她随手擦了擦汗,继续说道,“我们现在几乎已经去遍了黄岩农村的各个乡镇,上次去宁溪富山,那边因为山高路远,山路崎岖,团队里的很多人晕车,身体很不舒服,但也都还是坚持下来了。那次演出很成功,富山的村民们还问我们什么时候会再去呢。”
问起韩红月表演的初衷,她真诚地说道,“我们不为什么,节目表演一直都是免费的,因为我们也想着现在退休了,想找个方式来继续为社会发光发热,只要老百姓喜欢我们的表演,我们就最高兴了。”
“她啊,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上次因为严重的口腔溃疡,嗓子不舒服,医生都严令禁止不能再继续表演了,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着,永远是最早到我们的训练室,最晚离开的那一个。”团体的成员徐从芳带着些“生气”的关心口吻说道。
一人一“白搭”,一人一舞台
“黄岩白搭”是一种使用当地方言、用闲聊方式表演的艺术形式,互动性强,有点类似于单口相声,以土声土色著称,深受黄岩百姓的喜爱。有这么一人,他将黄岩白搭诠释得淋漓尽致,自打15岁开始便登台表演,吹拉弹唱样样精通,顺口溜张口就来,素有“黄岩赵本山”之称。他便是黄岩西部上郑乡坑口村的农民郑英俊。
“改革开放走对路,千家万户穷变富,原先目标万元户,现在十万百万嫌欠多……”宣讲员郑英俊将一曲《教儿教囡走正路》以黄岩白搭的方式诙谐道来,赢得了满堂喝彩。有郑英俊在的地儿,就是个热闹地儿,只见他不慌不忙,时而走到堂正中侃侃而谈,时而在精彩处戛然而止,余音绕耳,让人回味无穷。一句又一句的顺口溜到了他这里,就像草原上的马儿那般自由奔放。“我讲的都是民俗生活,十分的接地气,大家都喜欢听,说我的白搭土话再正宗不过了。”郑英俊笑着说,“他们喜欢听,我当然奉陪到底,一讲到底。”
郑英俊创作的“黄岩白搭”内容丰富,包括了小品、相声、三句半等,目前已经累计创作了200多篇作品,有近20万字。“这些都是我自己个人创作的,有时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我的床边永远放着一本笔记和一支笔,有的时候灵感来了,就写上几句。也有时候为了揣摩某个字眼某句话,我会翻来覆去想上好久,一想到就记录,我从不错过任何的好内容。”郑英俊笑着说。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郑英俊这一口信手拈来、妙语连珠的“黄岩白搭”是经过了长期的努力和学习,长期以来农村基层真实的生活经历培育了他深厚的文化创作底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长久以来,郑英俊以一颗纯洁质朴的心保持着对文艺宣讲的热爱,受到了无数百姓群众的喜爱。“只要我还在,说得动话,拿得动笔,我都不会停下来讲白搭,我会把这件事长长久久地做下去,也感染愿意听我讲白搭的老百姓们。郑英俊说道。
深耕黄岩乡土,厚植农村文化,他们是最坚定的执行者,是最可爱的宣讲员,是百姓最亲近的伙伴。“一人一白搭,一人一舞台,一人一乱弹”,许许多多的一个人汇聚成了黄岩乡村文化大使的队伍。
他们平平常常,但也与众不同,在你的身边就有着他们最活跃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