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陶然亭公园被誉为“都门胜地”,是建国后北京最早兴建的一座融古通今的现代园林。它有诸多的历史记忆,当年很多革命先驱在此从事革命活动。它也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有一个青春的印痕被深深地烙在我心中,那儿风流才女石评梅和倜傥志士高君宇演绎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爱情故事,几十年来,让我念念不忘而心向往之。
从东南沿海的江南水乡,到首都北京,可谓是千里迢迢。为了这个青春的梦,一直以来,我在期待着机缘的降临。其实,早年是有次机会的,但无奈却与之擦肩而过。那是1989年的七八月,长春电影制片厂与央视合拍一部,反映我部创建之初的电视连续剧《中国有个工卫旅》,需要让人送新时期部队建设的影像资料,这个任务正巧落在我这个宣传干部的肩上。尽管是个轻松的差事,出发前,部队首长还是特别交待,路上穿着便装,注意安全。军校出来不到一年的我,对这自然是言听计从,乘火车从长春返回,途经北京而不敢下车造次。去年末的那次赴京差事,也是“飞来飞去”,来去匆匆,未能如愿。今年的北京之行,特意住宿在南站附近,距离陶然亭公园两三千米的宾馆。匆忙用过餐,已过晚七点,伴着微凉的春风,我还是猴急地一个人踱向陶然亭公园。到达已近晚八点,见园门尚开,园内人来人往,不乏热闹。准备购票进入,一看告示写着八点半闭园,售票处的小窗已有纸牌挡住,灯还亮着,透过窗玻璃见售票员还在,就说来张门票。见我没有月票本,美女售票员便说:“你要是来游览,天黑啥都看不了,还是明早来吧。”
等待是痛苦的,又是兴奋的。虽过了天命之年,当期待之事即将发生,还是挺抓挠人的,心中便湍湍,因而,一些故事再次奔涌而来,袭扰我,难以入眠。那是三十年前,部队生活枯燥,电视只能看个新闻联播,收音机成了业余时间的忠实伴侣。紧张一天的学习训练后,身体已然很疲惫,往往沾床便能呼呼大睡。有次,耳塞里无意间传来《风流才女——石评梅传》的故事,那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连播,这个才女的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同是青春年少的我,随着故事情节的层层展开,我竟然牵挂起了他们的命运。我成了名忠实的听众,夜晚会准时打开收音机。第二天,我的情绪往往会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而波动,尤其男女主人公红叶题诗、象牙戒指、合葬荒丘等纯洁、凄美的爱情结局,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萌生了一定找机会去北京,一定去陶然亭祭奠他们的想法。
石评梅(1902-1928)曾用名汝璧,笔名评梅女士、漱雪、微波。山西平定人,十七岁便考入北京女子师范,毕业后就教于北师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的著名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她与同样是才华横溢、声名显赫的青年高君宇——北大学子、共产党早期活动家、李大钊学生、周恩来与邓颖超红娘,在战火纷飞中相遇相识。然而,石评梅由于初恋的重创,无法坦然地接受高君宇的爱情。直到君宇为革命奔波,积劳成疾,年仅二十九岁病逝,评梅才后悔莫及。在君宇身故后,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了君宇。也许是她思想的逐渐进步,也许是她对生前不能接受君宇爱情的负疚与仟悔,评梅泣血挥笔,为君宇作下碑文:“‘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是君宇生前自题相片的几句话,死后我替他刊在碑上。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能把剩下的泪流在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评梅”。此后,她每个星期天和清明节,都要到陶然亭畔君宇的墓前,挥泪祭洒,悼亡追悔,并立下“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誓言。这样持续了三年多,评梅也终因悲伤过度,于二十六岁的秋天病逝。
翌日,我按照门票背面的路线图,很快就定位到了中央岛上的高石墓园。虽然要赶中午的动车,但陶然亭还是要去的。向左拐进南湖,沿湖畔走约千米,可见一座宫殿式样的建筑,一老者告诉我这就是陶然亭,它又称慈悲庵。据记载,康熙年间,充当窑厂监督的工部郎中江藻亲手书写“陶然亭”三个大字。当年江工部在慈悲庵正殿西跨院内建了三间西厅以休息,他从白居易的“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诗中,取其“陶然”二字,将此西厅命名为“陶然亭”。后此地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被誉为“周侯藉卉之所,右军修禊之地”,更被全国各地来京的文人视为必游之地。只可惜当天慈悲庵在准备着花卉布展,不对外开放,我只能门外“偷窥”了会儿,就顺着横贯中央岛的小径朝东北方向穿行。这里没有颐和园的开阔,没有香山的奇丽,也没有天坛的古雅,却有着别致的风景,留下过许多文人骚客的吟唱和革命先烈、志士仁人的足迹,曾经的残垣古庙,断碑荒坟,已变得湖光山色美如画了,成为游客和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穿过小岛再往西折回几步,在沿湖的翠柳鹅黄里,但见一片开阔之地,两座汉白玉石碑隐现其中,这就是高石合墓吧!我欣喜若狂,急急迈步前往,每向前行进一步,心底的激动就深重一分。当走到墓碑前面的时候,我的眼已盈泪。在墓前静默了好久,我的心才渐渐归于平静。墓园最前面是一块仅高于膝盖的四方墓碑,正面“高君宇烈士之墓北京市人民政府一九八七年九月立”的黄色字样异常清晰,墓碑背面是高君宇烈士的生平;其后并排耸立着两块高而坚挺的柱状石碑,高君宇那块墓碑的碑座西侧,是石评梅手刻的君宇的诗句,另一块是评梅的;合墓前面用大理石修围出一片开阔空地,东边是高君宇和石评梅并肩而立的石像,西边连绵的绿荫中,有一曲折的走廊,图文并茂,介绍了高石生平事迹,整个墓园整洁而静谧,庄严而雅致。
今天,我终于与你们见面了,终于亲手将一束白菊,放置在你们的墓碑前,敬献上我三十年来的钦佩和敬仰,也了却了我三十年来的心愿。我寂默地站着,千言万语在心底激荡。君宇,评梅,你们应该认识并熟悉我的,因为在梦中,我已经来看望过你们千百次了。知道么,评梅,你镌刻在墓碑上君宇的诗,也刻在了我的心中,深深地影响着我的人生,启蒙了我的文学处女作,我以此模写的《我是战士,我是学生》的诗作见诸于军区的报纸。从此,我的业余,爱好上了文学。还有你们缠绵悱恻、凄美哀伤的爱情,让我永远铭记住了北京有个陶然亭公园,铭记住了锦秋墩北麓,松涛之畔有两块汉白玉石碑矗立着。三十年,一路走来,我终于知道接受一个人很难,而放弃一个人更难,我也终于明白,评梅,你是在君宇墓前后悔死的。
园内游人熙来攘往,却鲜有人到墓前瞻仰,也许不是清明时节的缘故吧!那曾经的英雄侠骨,豪情壮举,儿女绮情,欢声笑语,如今全部化作了天上的流云,地上的烟雨。你的挚友庐隐说:“石评梅的一生,是一部催人泪下的凄艳的长诗,是一部恸人魂魄的哀婉的悲剧。”是的,你以爱神、诗神、女神融然一体的人生,用你生命火花蘸着泪水所写下的悲剧的长诗和长诗的悲剧,不仅仅属于那个时代,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心向往之”的吸引力和启迪心扉的价值。
我伫立着,久久的,不愿离去。而人生,毕竟是这个地球的匆匆过客,相聚终有分别时,我终究是要走了,这陶然亭畔的春花秋月、朝云暮雨、飒飒凄风、潺潺泉声、一草一木、晨霾雾霭,就都归你们去共享吧!再见了,君宇,评梅。再见了,陶然亭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