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时上大学,虽然不交学费,但是伙食费还是要交的,每人一天4角钱,一个月就是12块。”出生在1950年的张来成,是72级武汉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他说,对班里很多农村孩子来说,每月12元可是个大数目,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助学金或者是打工挣钱的机会,很多同学都是向全村人借钱才能上完大学。就算是城里的孩子,压力也不小,当时城里一个普通工人的月薪差不多也只有三四十元。
张来成表示,当时读大学不是通过高考,而是通过推荐,也就是现在说的工农兵学员。比起一般同学,他感到自己很幸运,因为作为解放军学员,自己轻松很多,不但不需要向家里索要生活费,部队每天还补助他5角钱,交了伙食费,还有剩余。
他回忆,“剩下的钱大多都被用来接济家庭条件差的同学或者寄回家了。我上大学的时候已经22岁了,绝大多数同学都比我小,只有十七八岁,农村来的也比较多,他们不像城里来的孩子,家里基本上没什么固定收入。”
张来成记得,当时大学生上学花钱的地方也不多,基本上就是吃穿或者书本和学习资料。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都比较贫乏,没有今天那么多的灯红酒绿和社交活动,同学之间交往的娱乐活动最多是读书会、朗诵会、露天电影、集体运动之类的,当时基本不需要什么社交费用,不像今天的孩子们可以唱KTV,可以上网吧等。
“换句话说,相比现在,我们当时就是‘恩格尔系数’比较高,还处在解决温饱的阶段,其次才是解决精神需求。”他感觉,当时同学们对物质的需求普遍也不是很强烈,也没有什么攀比之风,大家吃的、用的、穿的都差不多。家里条件比较好的或者高干子弟只是极少数人,大学里还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