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拿着大哥大,腰里挂着BP机。大哥大要上万元,学生党买不起,还是先花千把块买个BP机吧。”1977年出生的郑蕾,1995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从西安来到北京。
郑蕾回忆,刚开始读大学的时候,用BP机的人还很少,到毕业时,基本上就是学生们的必备品了,就像现在的智能手机一样。她记得,一台BP机的消费可不低,贵的要上千,便宜的也要几百,再加上一两百的入网费,每年六七百的服务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且不说调查的准确性,如果现在北京三成大学生一个月生活费1600元的话,我觉得真的不高,说不定还算节俭的。一位亲戚的孩子在二线城市上大学,每个月都要1500元,据说还处于中等水平。”郑蕾表示,自己当年一个月生活费也要大概五百左右,应该在同学中也是属于中等的。
她表示,“也有同学是啃了四年馒头咸菜过来的,但毕竟是极少数。家庭条件差一点的就花的少一点,家庭条件好的就多一点,我觉得都很正常。”
她感觉,虽然都是读的相同的学校,但当时有些同学家里做生意,早就是所谓的万元户,同学之间也开始形成了不同的圈子,与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无关系。
郑蕾回忆,大学的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那时候没有淘宝,女孩子还是喜欢结伴去服装批发市场淘货;网络游戏也没那么普及,更加没有现在一呼即来的外卖服务。”
她表示,当时大学生不像现在的学生喜欢宅在宿舍里,大家还是喜欢骑着自行车满北京去玩,去各大校园转转,联络一下感情,或者体育场看场球,话剧院看场话剧。她的很多生活费也花在了这些地方。
“当然最向往的还是假期去旅游,上大学了,终于有了一点自由,不用爸妈带着出去了。”她表示,当时出国游还是比较少,假期游学什么的也还没有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