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预示冬季的开始,进入冬季后,天气渐渐变冷了,这个时候也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老年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如冠心病、高血压、哮喘、脑血管疾病;也是流感的高发时节。俗话说,治病不如防病,在冬季,增强体格和养生保健显得尤为重要。
1、防寒保暖为首要
冬季防寒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背、足的保暖。中医认为背部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主人一身之表,又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背部保暖方法很简单,只要穿一件贴身的棉(鸭绒)背心就好。
足部保暖防寒,具体方法有:一是穿好鞋,防过紧、过松、过薄,袜子以保温的棉袜为好;二是平时多活动脚部,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三是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温度以50℃~60℃为宜),能消除疲劳,御寒防冻,促进睡眠。
2、立冬养生,从“睡懒觉”开始
在冬季,自然界的蛰虫伏藏,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年春天的生机勃勃做好准备。人体此时的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时期,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起居调养强调“无忧乎阳,早卧晚起,必待阳光” 。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破坏阳气而扰乱人体阴阳转化的生理机能。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多晒太阳,有利于阳气潜藏,养精蓄锐。
3、冬季锻炼仍不可少。但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较为僵硬,所以锻炼前热身活动很重要。如伸展肢体、慢跑、轻器械的少量练习,要使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
4、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
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可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栗子、花生、豆腐、木耳、山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