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共享经济大热,刚骑上“火”了一段时间的共享单车,“共享快递盒”就横空出世,凑了一波共享的概念。
跟“号称共享、实则租赁”的共享单车等商品不同的是,“共享快递盒”一开始就避免了租赁的属性,看上去好像让被“玩坏”的共享真正回归,但是我认为,“共享快递盒”号称能反复使用上千次,但真正执行起来却并非易事。比如快递员在派送但消费者不在时就无法当面签收,也就导致这种快递盒不能及时回收;若在小区设置回收点,也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也会遇到一些物业上的问题。而回收快递盒可能容易让快递员产生抵触情绪,试想,每次送件都必须等待客户当面签收,把东西拿出来再将盒子收回去,快递员一天能送几个快递,收入还能保证吗?只要收件人不在,就还得再跑一趟,如果事后回收时不小心丢了“共享快递盒”还得赔偿,这对于计件算工资、靠辛苦送货的快递员来说,用“共享快递盒”送货真的方便吗,不会降低工作效率吗?
有人说“共享快递盒”绿色环保,即将开启绿色物流新时代,我们确实理所应当支持,但在快递企业的运营模式中,快递员与收件人的交接效率反而大大降低,“共享快递盒”的回收也增加了效率成本,使人感觉这个共享行为更多的是受绿色环保要素的驱动,反而并没有那么完美,至少从快递员的角度来说,是不完美的,未来的快递行业还是有很多路要走的。
【作者】: 美少女 【编辑】:王振珍